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回收 » 二手錨鏈回收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二手錨鏈回收

發布時間: 2021-03-31 14:53:19

A. 船拋錨時如果下方是萬丈深淵會不會勾住大

一、錨地選擇:錨地選擇得好壞,將直接影響拋錨的成效和船舶的安全。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氣象情況:及時受聽當地氣象報告,注意天氣變化;根據風向、風力等天氣情況來選擇錨地,以免受到風浪的襲擊。尤其在台風季節中,更應注意。
(二)水深和底質情況:宜選擇水流不太急或無迴流、花水現象出現和海底比較平坦地方。根據船舶吃水應選擇適當水深,一般不小於吃水的兩倍(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底質好壞直接影響錨的抓力,抓力最佳是粘土,泥沙次之。如海底坡度極大或底質為砂礫、小石塊、貝殼、岩石等抓力差的海區,一般不適合錨泊,水深超過70米一般不適宜錨泊,因有可能造成錨不易被絞起。
(三)周圍環境。錨地應有足夠地位供船舶拋錨和起錨時方便操縱,並盡量不妨礙他船航行,其周圍應無暗礁、淺灘。避風錨地應有合適的陸地或島嶼作遮蔽。如向海開敞的錨地,應選擇風由岸向海吹,錨泊危險性就較小。因這種風不能引起涌浪,萬一走錨時,船被吹向大海,反之船有被吹向岸的可能。
二、錨泊操作應注意要點
(一)頂流和頂風為原則,並保持拋錨安全余速,即緩慢前進或後退速度(對地來講)
(二)左右錨要輪流使用:因錨鏈長久存放在錨鏈倉內,容易生銹變脆,減少錨鏈使用壽命。
(三)風浪大時錨泊,船底下要有足夠水深,以防船舶在風浪中觸底。在淺水中拋錨應防止錨碰船底,更不宜採用航進拋錨法。當船底下水深少於1米時,不要採取應急拋錨停船辦法。(振奮9輪低潮在臨時錨地拋錨,由於水深不夠造成錨爪鉤船底事故。)
(四)錨泊在不聯想的錨地或者天氣可能變壞的時候,不宜檢修主機等,以免緊急時無法使用。
(五)保持拋錨安全余速:由於船舶操作不當,常發生錨機剎車帶被燒壞失效或錨鏈被拉斷,其主要關鍵在於船速沒有控制好。拋錨安全余速就是指船舶在拋錨前的實際速度(船在水中速度+流速),不會由於錨鏈萬一剎不住或錨卡底無法拖動而造成上述事故。
(六)錨地有許多錨泊船時,宜在他船的下風拋錨,如需順流調頭,宜在他船下流拋錨調頭。
(七)深水拋錨原則和拋錨注意事項:一般25米以上作為深水拋錨處理較為妥當。拋錨方法先用錨機倒出部分錨鏈後,然後用剎車將錨拋下。如水深超過50米,應用錨機倒出錨鏈至錨觸底,然後船身慢慢後退使錨爪得力,再緩慢松鏈或倒出全部所需錨鏈。由於深海海底資料不夠清楚,往往遇到傾斜度大、凹凸多、底質差等情況,應盡量避免在深海中拋錨。而且不要過分相信測深儀所顯示水深,因為測量點和拋錨點不在同一點,水深可能有較大出入。(「銀鵬」輪在阿聯酋丟錨事故)
(八)注意值錨更: 應經常測定錨位和檢查錨鏈,注意周圍情況,尤其他船與我船位置變化。雙錨錨泊在轉流(風)時,要防止雙錨的錨鏈互相纏繞。
(九)嚴格執行錨泊時大副必須到船頭進行指揮的規定。(「銀華」輪、「銀鵬」輪丟錨事故大副均不在現場。)
(十)在風大流急時,船長在拋錨時要謹慎和有必要操作預案,要有作好拋雙錨應急准備。拋錨時應盡可能拋上風錨和上流錨,避免錨鏈過船底,增加錨鏈受力,造成錨鏈和錨機受損。(「銀華」輪丟錨事故)
(十一)要經常檢查錨機、剎車帶等,並對剎車帶進行必要調整,尤其對剛換上新剎車帶,以保持良好吻合。
三、止鏈器准確使用:止鏈器只能在在錨泊時使用,切勿在航行中使用,否則後患無窮。在航行時應以錨機剎車帶,保險鋼絲繩或鏈條來固定。否則會造成錨與船殼不能很好吻合,損壞錨設備和船殼。

B. 建造大和號花了多少錢打過幾次戰役又是怎麼被擊沉的

日本海軍超級戰列艦

——大和號(Yamato)

艦史:

自本世紀30年代初葉起,已經躋身於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美、英挑戰。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1936年6月再一次修改國防方針時,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日本海軍的判斷是:美國海軍依然堅持大艦巨炮主義,要奪取對美作戰的勝利,仍須靠戰列艦。為確保在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的勝算,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上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進而殲滅由美本土前來增援的艦隊。為此,日海軍選擇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並組建以巨型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在海上截擊美國艦艇編隊,確保小笠原群島一線成為不可逾越的海上屏障,在此作戰指導思想下,日海軍趁1936年開始的無軍備限制的時期,投入海軍軍備競賽。日海軍認為,在戰斗艦艇的數量方面,找不到同美海軍抗衡的手段,因而決心集中力量建造巨型戰列艦,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美海軍在數量上的優越地位。於是在1937年制定第3次造艦補充計劃時,確定首先建造2艘「大和」型戰列艦,這就是「大和」號和「武藏」號。

「大和」號確是名符其實的世界最大、最強的戰艦。其標准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3000噸,大口徑主、副炮20餘門,航速27節,裝甲厚、防護能力強,同時命中2條魚雷或數枚重磅航彈也不致影響戰斗,故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

現在,讓我們看看它的具體情況。

艦首與前甲板

「大和」號艦首的最大特點是呈球形。這種球狀艦首處於水線下約3米的地方。對於這樣的艦首,當時既無現成的理論可以遵循,也還沒有充分的論證,是由日海軍技術研究所通過試驗水池的船模試驗數據決定下來的。建成後,經過試航也證明這種艦首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球狀艦首內裝有水下聽音器,與今天的艦首聲納頗有些相似之處。「大和」號因採用了這種新穎的艦首,水線處約減少3米的長度,排水量節省30噸左右。那時,除日海軍的「翔鶴」型航母、「阿賀野」型輕巡洋艦採用了些種艦首外,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美國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也採用了這樣的艦首。

「大和」號艦首在水線處深進,且垂直,上部明顯前傾,左右則象牽牛花狀張開。艦首前端近似半圓形。這是日海軍戰列艦從未有過的形態。

「大和」號的前甲板也與眾不同,其內側的細腰部呈曲線狀。其形態與美海軍的依阿華級艦相似。然而高速的美艦(33節)顯得細長,而巨型的「大和」號卻肥碩多了。從艦首前部到旗桿處,有左右錨鏈筒,內側有一對小系纜樁,需回收錨鏈時,錨鏈通過導板到達後面的錨鏈輪,並由帶2條螺旋鏈掣的鏈來固定。艦首部的兩舷,從前到後依次可以看到錨觀察台,防雷具用導索器、鋁球投台(測水深)、導索器、系纜樁等。鋼質的錨甲板後是木質甲板,一直延伸到後主炮旁。在前甲板上,只在木質甲板前端設有一個通風孔和一個升降口,而在後主炮前邊的擋風板之後集中設置升降、通風口。這樣既可使後主炮前的甲板顯得光凈簡潔,又可利用通風筒來減少主炮沖擊波的影響。

前桅樓、後艦橋及煙囪

「大和」號有2個艦橋,在煙囪之前(以下稱艦橋),是全艦的戰斗指揮中樞。「大和」號一改大型戰斗艦艇艦橋過大的情況,完全從海戰實際出發,顯得十分簡潔。艦橋正面的面積159平方米,側面積310平方米;採取二重筒狀結構,內筒中裝有各種線路和管道,內外簡之間的夾層里設有各種專用小室,外筒周圍則設有與指揮、探測有關的裝置。為減少沖擊波的影響,艦橋外面開口少,封閉而整潔。最上面是旋迴的主炮指揮所,內有九八式方位盤,上裝潛望鏡式望遠鏡,下有15米測距儀。主炮射擊指揮所下是防空指揮所,在頂部露天甲板上的防護轉板四周裝有多部高色雙筒望遠鏡。防空指揮所下是晝間戰斗艦橋,也稱第一艦橋。其前面與側面有調風板和防護裝置。通常,艦隊司令長官及其司令部、艦長等指揮參謀人員在此指揮戰斗。下一層是作戰室、休息室。以下依次是上部觀察所、羅經室(即夜戰指揮所)、下部觀察所和司令塔(實際是個通信用通道,即通信筒)等。

「大和」號煙囪之後是後艦橋,是預備戰斗指揮所。火炮實施前後分火射擊時,它也起後指揮所的作用。

「大和」號採用單煙囪,其特點是,各鍋爐的煙道均曲折向後,與煙囪的某一部分相接。煙囪也盡量向後傾斜,以避免排煙影響艦橋工作。為保證煙囪開口部的安全,在開口部裝設一種蜂窩狀板,厚380毫米,上面有直徑180毫米的許多小孔。有孔面積是無孔面積的55%,另外在煙囪前面的傾斜部及側面裝有50毫米厚的防護甲板。這樣,煙囪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主、副炮與高射炮

「大和」號以其巨型主炮聞名於世。3聯裝主炮3座,前部2座,後部1座。當時日海軍對主炮口徑保密,稱為九四式身長45倍口徑的400毫米炮,實際是457毫米。主炮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約2700噸,相當於日海軍「秋月」型驅逐艦的排水量。炮塔防護盾的裝甲很厚:前面650毫米,側面250毫米,後面190毫米,頂部270毫米,底座兩側560毫米。炮塔後部裝有長15米的測距儀,炮塔兩側前面及頂部前面均裝有潛望鏡式瞄準鏡。上述望遠鏡及瞄準具採用潛望鏡式的,是為了盡可能減少火炮沖擊波的影響。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裝填炮彈時,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迴一周3分鍾。發射速度,每分1.8發;最大射程42000米,需飛行90秒。炮彈基數每門炮100發,每發炮彈裝葯量330公斤。揚彈速度每發6秒,裝彈機械化。3座主炮樣式相同,都是由吳市海軍工廠的艦炮部負責研製的。9門主炮若指向一舷射擊,其後座力達8000噸。發射時沖擊波也很強,為此日艦船設計部門煞費苦心。

副炮有3聯裝155毫米炮4座,分別設在上層結構的前面及艦的兩舷。這些副炮本是巡洋艦的主炮,性能比200毫米炮還好。此外,還裝有127毫米高炮24門,25毫米機關炮113門。整個軍艦像個奮起自衛的刺蝟,全身豎起了各種武器。

艦尾與後甲板

「大和」號的艦尾也有其特點。該艦採用半平衡舵,前後配置,距離15米,裝在中心線上(以往,戰列艦是平衡舵,兩舵並列裝在一起,易同時受損傷)。後舵大,是主舵;前舵小,是副舵。因艦的慣性大,僅用副舵難以操舵,副舵對主舵起輔助作用。有厚甲板防護的舵機室內有蓄電池、柴油機、油壓泵等設施,即使在動力電源切斷的情況下,主舵仍能工作。

艦尾的形狀近似巡洋艦之尾,只是在艦尾後端面有個平坦的地方,這里原計劃安裝水上飛機回收裝置,後因故未裝。

「大和」號後甲板也較獨特。在後主炮後,有機庫、艇庫、艦載機回收及發射裝置等。為避免火炮沖擊波的影響,機庫、艇庫等設施都在上甲板之下。後主炮之後的甲板是鐵質甲板。後主炮兩舷側的外伸部有隧道狀的艇庫。艇庫後兩舷也有外伸部,其下設有軌道,是移動的小艇吊車在此起放小艇。

後部上甲板在艦尾處明顯低陷,造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的槽,這里是艦載機吊放暫存處,槽前面有開口,通往機庫。

艦內機庫在後主炮前的上甲板、中甲板的中部位置。其前半部有個梯形的區域,在此區域兩側可放置零式戰斗機、水上觀察機各3架。槽兩側設有與上甲板同高的舷台,舷台上有艦載機的發射裝置。此外,艦尾還有起倒式起重吊放裝置等。

從1913年到1942年的29年裡,日本海軍共建成戰列艦12艘。其中「大和」號(還有同型的「武藏」號)艦齡最短(1941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強,裝甲最厚,被譽為無堅不摧、固若金湯的海洋鋼鐵城堡。因此,迷信大艦巨炮製勝論的日本海軍對它的期望值很大,認為憑借象「大和」號這樣的單艦威力就可馳騁太平洋,與美艦隊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特混艦隊的打擊下,「大和」號幾乎無所作為。它作為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出師受挫,繼而投入馬里亞納海戰、萊特灣海戰,均未取得令人注目的成果。最後於1945年4月7日,作為第二艦隊旗艦(司令長官伊藤整一海軍中將),「大和」號率輕巡洋艦「矢矧」號及8艘驅逐艦駛向沖繩海區,企圖對登陸盟軍進行特攻。但在航渡途中,遭到美航母群的突擊,中千磅航彈7枚,小型航彈數十枚,隨即沉入九州坊之岬附近的大海。「大和」號葬身海底,標志著帝國海軍從明治建軍起的70餘年歷史宣告結束,日本軍國主義的末日也臨近了。

性能數據:

排水量 64,000噸(標准)/73,000噸(最大)

載機 6架浮筒式水上飛機

航速 最大27節

主炮 三座三聯裝18英寸(457mm)主炮

副炮 三座三聯裝6英寸(155mm)主炮

高炮 127mm防空高炮24門,25mm高炮113座

艦員 2400人

來源:軍事論壇

C. 大和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艦嗎

日本海軍超級戰列艦

——大和號(Yamato)

艦史:

自本世紀30年代初葉起,已經躋身於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美、英挑戰。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1936年6月再一次修改國防方針時,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日本海軍的判斷是:美國海軍依然堅持大艦巨炮主義,要奪取對美作戰的勝利,仍須靠戰列艦。為確保在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的勝算,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上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進而殲滅由美本土前來增援的艦隊。為此,日海軍選擇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並組建以巨型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在海上截擊美國艦艇編隊,確保小笠原群島一線成為不可逾越的海上屏障,在此作戰指導思想下,日海軍趁1936年開始的無軍備限制的時期,投入海軍軍備競賽。日海軍認為,在戰斗艦艇的數量方面,找不到同美海軍抗衡的手段,因而決心集中力量建造巨型戰列艦,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美海軍在數量上的優越地位。於是在1937年制定第3次造艦補充計劃時,確定首先建造2艘「大和」型戰列艦,這就是「大和」號和「武藏」號。

「大和」號確是名符其實的世界最大、最強的戰艦。其標准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3000噸,大口徑主、副炮20餘門,航速27節,裝甲厚、防護能力強,同時命中2條魚雷或數枚重磅航彈也不致影響戰斗,故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

現在,讓我們看看它的具體情況。

艦首與前甲板

「大和」號艦首的最大特點是呈球形。這種球狀艦首處於水線下約3米的地方。對於這樣的艦首,當時既無現成的理論可以遵循,也還沒有充分的論證,是由日海軍技術研究所通過試驗水池的船模試驗數據決定下來的。建成後,經過試航也證明這種艦首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球狀艦首內裝有水下聽音器,與今天的艦首聲納頗有些相似之處。「大和」號因採用了這種新穎的艦首,水線處約減少3米的長度,排水量節省30噸左右。那時,除日海軍的「翔鶴」型航母、「阿賀野」型輕巡洋艦採用了些種艦首外,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美國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也採用了這樣的艦首。

「大和」號艦首在水線處深進,且垂直,上部明顯前傾,左右則象牽牛花狀張開。艦首前端近似半圓形。這是日海軍戰列艦從未有過的形態。

「大和」號的前甲板也與眾不同,其內側的細腰部呈曲線狀。其形態與美海軍的依阿華級艦相似。然而高速的美艦(33節)顯得細長,而巨型的「大和」號卻肥碩多了。從艦首前部到旗桿處,有左右錨鏈筒,內側有一對小系纜樁,需回收錨鏈時,錨鏈通過導板到達後面的錨鏈輪,並由帶2條螺旋鏈掣的鏈來固定。艦首部的兩舷,從前到後依次可以看到錨觀察台,防雷具用導索器、鋁球投台(測水深)、導索器、系纜樁等。鋼質的錨甲板後是木質甲板,一直延伸到後主炮旁。在前甲板上,只在木質甲板前端設有一個通風孔和一個升降口,而在後主炮前邊的擋風板之後集中設置升降、通風口。這樣既可使後主炮前的甲板顯得光凈簡潔,又可利用通風筒來減少主炮沖擊波的影響。

前桅樓、後艦橋及煙囪

「大和」號有2個艦橋,在煙囪之前(以下稱艦橋),是全艦的戰斗指揮中樞。「大和」號一改大型戰斗艦艇艦橋過大的情況,完全從海戰實際出發,顯得十分簡潔。艦橋正面的面積159平方米,側面積310平方米;採取二重筒狀結構,內筒中裝有各種線路和管道,內外簡之間的夾層里設有各種專用小室,外筒周圍則設有與指揮、探測有關的裝置。為減少沖擊波的影響,艦橋外面開口少,封閉而整潔。最上面是旋迴的主炮指揮所,內有九八式方位盤,上裝潛望鏡式望遠鏡,下有15米測距儀。主炮射擊指揮所下是防空指揮所,在頂部露天甲板上的防護轉板四周裝有多部高色雙筒望遠鏡。防空指揮所下是晝間戰斗艦橋,也稱第一艦橋。其前面與側面有調風板和防護裝置。通常,艦隊司令長官及其司令部、艦長等指揮參謀人員在此指揮戰斗。下一層是作戰室、休息室。以下依次是上部觀察所、羅經室(即夜戰指揮所)、下部觀察所和司令塔(實際是個通信用通道,即通信筒)等。

「大和」號煙囪之後是後艦橋,是預備戰斗指揮所。火炮實施前後分火射擊時,它也起後指揮所的作用。

「大和」號採用單煙囪,其特點是,各鍋爐的煙道均曲折向後,與煙囪的某一部分相接。煙囪也盡量向後傾斜,以避免排煙影響艦橋工作。為保證煙囪開口部的安全,在開口部裝設一種蜂窩狀板,厚380毫米,上面有直徑180毫米的許多小孔。有孔面積是無孔面積的55%,另外在煙囪前面的傾斜部及側面裝有50毫米厚的防護甲板。這樣,煙囪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主、副炮與高射炮

「大和」號以其巨型主炮聞名於世。3聯裝主炮3座,前部2座,後部1座。當時日海軍對主炮口徑保密,稱為九四式身長45倍口徑的400毫米炮,實際是457毫米。主炮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約2700噸,相當於日海軍「秋月」型驅逐艦的排水量。炮塔防護盾的裝甲很厚:前面650毫米,側面250毫米,後面190毫米,頂部270毫米,底座兩側560毫米。炮塔後部裝有長15米的測距儀,炮塔兩側前面及頂部前面均裝有潛望鏡式瞄準鏡。上述望遠鏡及瞄準具採用潛望鏡式的,是為了盡可能減少火炮沖擊波的影響。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裝填炮彈時,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迴一周3分鍾。發射速度,每分1.8發;最大射程42000米,需飛行90秒。炮彈基數每門炮100發,每發炮彈裝葯量330公斤。揚彈速度每發6秒,裝彈機械化。3座主炮樣式相同,都是由吳市海軍工廠的艦炮部負責研製的。9門主炮若指向一舷射擊,其後座力達8000噸。發射時沖擊波也很強,為此日艦船設計部門煞費苦心。

副炮有3聯裝155毫米炮4座,分別設在上層結構的前面及艦的兩舷。這些副炮本是巡洋艦的主炮,性能比200毫米炮還好。此外,還裝有127毫米高炮24門,25毫米機關炮113門。整個軍艦像個奮起自衛的刺蝟,全身豎起了各種武器。

艦尾與後甲板

「大和」號的艦尾也有其特點。該艦採用半平衡舵,前後配置,距離15米,裝在中心線上(以往,戰列艦是平衡舵,兩舵並列裝在一起,易同時受損傷)。後舵大,是主舵;前舵小,是副舵。因艦的慣性大,僅用副舵難以操舵,副舵對主舵起輔助作用。有厚甲板防護的舵機室內有蓄電池、柴油機、油壓泵等設施,即使在動力電源切斷的情況下,主舵仍能工作。

艦尾的形狀近似巡洋艦之尾,只是在艦尾後端面有個平坦的地方,這里原計劃安裝水上飛機回收裝置,後因故未裝。

「大和」號後甲板也較獨特。在後主炮後,有機庫、艇庫、艦載機回收及發射裝置等。為避免火炮沖擊波的影響,機庫、艇庫等設施都在上甲板之下。後主炮之後的甲板是鐵質甲板。後主炮兩舷側的外伸部有隧道狀的艇庫。艇庫後兩舷也有外伸部,其下設有軌道,是移動的小艇吊車在此起放小艇。

後部上甲板在艦尾處明顯低陷,造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的槽,這里是艦載機吊放暫存處,槽前面有開口,通往機庫。

艦內機庫在後主炮前的上甲板、中甲板的中部位置。其前半部有個梯形的區域,在此區域兩側可放置零式戰斗機、水上觀察機各3架。槽兩側設有與上甲板同高的舷台,舷台上有艦載機的發射裝置。此外,艦尾還有起倒式起重吊放裝置等。

從1913年到1942年的29年裡,日本海軍共建成戰列艦12艘。其中「大和」號(還有同型的「武藏」號)艦齡最短(1941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強,裝甲最厚,被譽為無堅不摧、固若金湯的海洋鋼鐵城堡。因此,迷信大艦巨炮製勝論的日本海軍對它的期望值很大,認為憑借象「大和」號這樣的單艦威力就可馳騁太平洋,與美艦隊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特混艦隊的打擊下,「大和」號幾乎無所作為。它作為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出師受挫,繼而投入馬里亞納海戰、萊特灣海戰,均未取得令人注目的成果。最後於1945年4月7日,作為第二艦隊旗艦(司令長官伊藤整一海軍中將),「大和」號率輕巡洋艦「矢矧」號及8艘驅逐艦駛向沖繩海區,企圖對登陸盟軍進行特攻。但在航渡途中,遭到美航母群的突擊,中千磅航彈7枚,小型航彈數十枚,隨即沉入九州坊之岬附近的大海。「大和」號葬身海底,標志著帝國海軍從明治建軍起的70餘年歷史宣告結束,日本軍國主義的末日也臨近了。

歷史照片和藝術畫:

[1941年在瀨戶內海試航中的大和]、[1943年8月前出至圖拉克島的大和兩艦]

[1944年大和號的裝備圖]、[海底的大和殘骸]、[大和號的前視圖]、[大和號的後主炮]

性能數據:

排水量 64,000噸(標准)/73,000噸(最大)

載機 6架浮筒式水上飛機

航速 最大27節

主炮 三座三聯裝18英寸(457mm)主炮

副炮 三座三聯裝6英寸(155mm)主炮

高炮 127mm防空高炮24門,25mm高炮113座

艦員 2400人

D. DC32磁羅經自動操舵儀中的舵角比,靈敏度,還有微分調到多少合適我調了好多遍都不好用

自本世紀30年代初葉起,已經躋身於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美、英挑戰。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1936年6月再一次修改國防方針時,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日本海軍的判斷是:美國海軍依然堅持大艦巨炮主義,要奪取對美作戰的勝利,仍須靠戰列艦。為確保在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的勝算,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上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進而殲滅由美本土前來增援的艦隊。為此,日海軍選擇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並組建以巨型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在海上截擊美國艦艇編隊,確保小笠原群島一線成為不可逾越的海上屏障,在此作戰指導思想下,日海軍趁1936年開始的無軍備限制的時期,投入海軍軍備競賽。日海軍認為,在戰斗艦艇的數量方面,找不到同美海軍抗衡的手段,因而決心集中力量建造巨型戰列艦,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美海軍在數量上的優越地位。於是在1937年制定第3次造艦補充計劃時,確定首先建造2艘「大和」型戰列艦,這就是「大和」號和「武藏」號。 「大和」號確是名符其實的世界最大、最強的戰艦。其標准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3000噸,大口徑主、副炮20餘門,航速27節,裝甲厚、防護能力強,同時命中2條魚雷或數枚重磅航彈也不致影響戰斗,故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 「大和」號艦首的最大特點是呈球形。這種球狀艦首處於水線下約3米的地方。對於這樣的艦首,當時既無現成的理論可以遵循,也還沒有充分的論證,是由日海軍技術研究所通過試驗水池的船模試驗數據決定下來的。建成後,經過試航也證明這種艦首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球狀艦首內裝有水下聽音器,與今天的艦首聲納頗有些相似之處。「大和」號因採用了這種新穎的艦首,水線處約減少3米的長度,排水量節省30噸左右。那時,除日海軍的「翔鶴」型航母、「阿賀野」型輕巡洋艦採用了些種艦首外,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美國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也採用了這樣的艦首。大和」號艦首在水線處深進,且垂直,上部明顯前傾,左右則象牽牛花狀張開。艦首前端近似半圓形。這是日海軍戰列艦從未有過的形態。 「大和」號的前甲板也與眾不同,其內側的細腰部呈曲線狀。其形態與美海軍的依阿華級艦相似。然而高速的美艦(33節)顯得細長,而巨型的「大和」號卻肥碩多了。從艦首前部到旗桿處,有左右錨鏈筒,內側有一對小系纜樁,需回收錨鏈時,錨鏈通過導板到達後面的錨鏈輪,並由帶2條螺旋鏈掣的鏈來固定。艦首部的兩舷,從前到後依次可以看到錨觀察台,防雷具用導索器、鋁球投台(測水深)、導索器、系纜樁等。鋼質的錨甲板後是木質甲板,一直延伸到後主炮旁。在前甲板上,只在木質甲板前端設有一個通風孔和一個升降口,而在後主炮前邊的擋風板之後集中設置升降、通風口。這樣既可使後主炮前的甲板顯得光凈簡潔,又可利用通風筒來減少主炮沖擊波的影響。 「大和」號有2個艦橋,在煙囪之前(以下稱艦橋),是全艦的戰斗指揮中樞。「大和」號一改大型戰斗艦艇艦橋過大的情況,完全從海戰實際出發,顯得十分簡潔。艦橋正面的面積159平方米,側面積310平方米;採取二重筒狀結構,內筒中裝有各種線路和管道,內外簡之間的夾層里設有各種專用小室,外筒周圍則設有與指揮、探測有關的裝置。為減少沖擊波的影響,艦橋外面開口少,封閉而整潔。最上面是旋迴的主炮指揮所,內有九八式方位盤,上裝潛望鏡式望遠鏡,下有15米測距儀。主炮射擊指揮所下是防空指揮所,在頂部露天甲板上的防護轉板四周裝有多部高色雙筒望遠鏡。防空指揮所下是晝間戰斗艦橋,也稱第一艦橋。其前面與側面有調風板和防護裝置。通常,艦隊司令長官及其司令部、艦長等指揮參謀人員在此指揮戰斗。下一層是作戰室、休息室。以下依次是上部觀察所、羅經室(即夜戰指揮所)、下部觀察所和司令塔(實際是個通信用通道,即通信筒)等。 「大和」號煙囪之後是後艦橋,是預備戰斗指揮所。火炮實施前後分火射擊時,它也起後指揮所的作用。 「大和」號採用單煙囪,其特點是,各鍋爐的煙道均曲折向後,與煙囪的某一部分相接。煙囪也盡量向後傾斜,以避免排煙影響艦橋工作。為保證煙囪開口部的安全,在開口部裝設一種蜂窩狀板,厚380毫米,上面有直徑180毫米的許多小孔。有孔面積是無孔面積的55%,另外在煙囪前面的傾斜部及側面裝有50毫米厚的防護甲板。這樣,煙囪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大和」號以其巨型主炮聞名於世。3聯裝主炮3座,前部2座,後部1座。當時日海軍對主炮口徑保密,稱為九四式身長45倍口徑的400毫米炮,實際是457毫米。主炮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約2700噸,相當於日海軍「秋月」型驅逐艦的排水量。炮塔防護盾的裝甲很厚:前面650毫米,側面250毫米,後面190毫米,頂部270毫米,底座兩側560毫米。炮塔後部裝有長15米的測距儀,炮塔兩側前面及頂部前面均裝有潛望鏡式瞄準鏡。上述望遠鏡及瞄準具採用潛望鏡式的,是為了盡可能減少火炮沖擊波的影響。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裝填炮彈時,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迴一周3分鍾。發射速度,每分1.8發;最大射程42000米,需飛行90秒。炮彈基數每門炮100發,每發炮彈裝葯量330公斤。揚彈速度每發6秒,裝彈機械化。3座主炮樣式相同,都是由吳市海軍工廠的艦炮部負責研製的。9門主炮若指向一舷射擊,其後座力達8000噸。發射時沖擊波也很強,為此日艦船設計部門煞費苦心。 副炮有3聯裝155毫米炮4座,分別設在上層結構的前面及艦的兩舷。這些副炮本是巡洋艦的主炮,性能比200毫米炮還好。此外,還裝有127毫米高炮24門,25毫米機關炮113門。整個軍艦像個奮起自衛的刺蝟,全身豎起了各種武器。 「大和」號的艦尾也有其特點。該艦採用半平衡舵,前後配置,距離15米,裝在中心線上(以往,戰列艦是平衡舵,兩舵並列裝在一起,易同時受損傷)。後舵大,是主舵;前舵小,是副舵。因艦的慣性大,僅用副舵難以操舵,副舵對主舵起輔助作用。有厚甲板防護的舵機室內有蓄電池、柴油機、油壓泵等設施,即使在動力電源切斷的情況下,主舵仍能工作。 艦尾的形狀近似巡洋艦之尾,只是在艦尾後端面有個平坦的地方,這里原計劃安裝水上飛機回收裝置,後因故未裝。 「大和」號後甲板也較獨特。在後主炮後,有機庫、艇庫、艦載機回收及發射裝置等。為避免火炮沖擊波的影響,機庫、艇庫等設施都在上甲板之下。後主炮之後的甲板是鐵質甲板。後主炮兩舷側的外伸部有隧道狀的艇庫。艇庫後兩舷也有外伸部,其下設有軌道,是移動的小艇吊車在此起放小艇。後部上甲板在艦尾處明顯低陷,造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的槽,這里是艦載機吊放暫存處,槽前面有開口,通往機庫。艦內機庫在後主炮前的上甲板、中甲板的中部位置。其前半部有個梯形的區域,在此區域兩側可放置零式戰斗機、水上觀察機各3架。槽兩側設有與上甲板同高的舷台,舷台上有艦載機的發射裝置。此外,艦尾還有起倒式起重吊放裝置等。從1913年到1942年的29年裡,日本海軍共建成戰列艦12艘。其中「大和」號(還有同型的「武藏」號)艦齡最短(1941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強,裝甲最厚,被譽為無堅不摧、固若金湯的海洋鋼鐵城堡。因此,迷信大艦巨炮製勝論的日本海軍對它的期望值很大,認為憑借象「大和」號這樣的單艦威力就可馳騁太平洋,與美艦隊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特混艦隊的打擊下,「大和」號幾乎無所作為。它作為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出師受挫,繼而投入馬里亞納海戰、萊特灣海戰,均未取得令人注目的成果。最後於1945年4月7日,作為第二艦隊旗艦(司令長官伊藤整一海軍中將),「大和」號率輕巡洋艦「矢矧」號及8艘驅逐艦駛向沖繩海區,企圖對登陸盟軍進行特攻。但在航渡途中,遭到美航母群的突擊,中千磅航彈7枚,小型航彈數十枚,隨即沉入九州坊之岬附近的大海。「大和」號葬身海底,標志著帝國海軍從明治建軍起的70餘年歷史宣告結束,日本軍國主義的末日也臨近了.
補充:
「大和」號性能數據:(1945年狀態)
艦體尺寸:艦長263m(水線長256m),艦寬38.9m,吃水10.4m
排水量:標准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2810噸;
動力系統:
12台鍋爐,4台蒸汽輪機,4軸,
主機輸出功率150000馬力(倒車45000馬力)
航速:27節,
儲油量6400噸,續航力7200海里/16節;
武備:
9門460mm/45倍口徑主炮,3聯裝3座(炮彈基數100發/門,穿甲彈彈重1460kg,裝葯330kg,初速780m/s,發射葯360kg)
6門155mm炮,3聯裝2座(改裝中拆除了兩座)
24門127mm炮,雙聯裝12座(改裝中增加了6座)
156門25mm炮,3聯裝45座、單裝21座,4挺13.2mm機槍,雙聯裝2座;
艦載機6架;
裝甲:(裝甲總重22895噸)
主裝甲帶,中甲板以下410mm(硬化層135mm),外傾角20°;
甲板,上甲板35~55mm,中甲板200mm;
炮塔,前650mm,側面250mm,頂270mm,炮座560mm,底250mm;
彈葯艙壁,頂270mm,底50~80mm,傾角25°;
機艙、鍋爐艙,頂200mm,到艦底75~90mm,傾角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