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銀珠寶 » 明朝龍紋玉石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明朝龍紋玉石

發布時間: 2021-03-05 10:38:28

㈠ 龍紋玉器價格值多少

紋飾古樸典雅,玉質細膩,是塊老玉,價格大幾千

㈡ 龍紋玉班指,古時候什麼身份的人才可以帶一般人可以嗎

龍的圖案只有皇室才有的

㈢ 明代和清代玉器有些什麼不一樣

宋代玉器,保留了唐代琢玉中的刀法規整,布局合理,細而厚重的這一特點。這一時期的玉器製作表現出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較多以花、鳥、獸為對象,圖案以龍鳳呈祥為主。陳設品主要是獸和魚。玉器細膩靈巧,小件較多而大件東西少。花鳥一類因受當時的國畫風潮的影響,注重神態,琢工精細,沒有粗製濫造。
元代玉器在一些方面突破了宋代的琢工。雕琢物品有粗有細,粗琢器物較粗獷,但刀法深厚,頗得古風;細琢的器物卻出奇細致,很微小的部位也雕得非常細致清晰。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精細的凸雕法和二、三層的透雕法,並在凸雕的基礎上出現了細工碾磨技法,這是在前代琢玉上難以發現的。圖案設計大多採用了鹿,虎,鶴,龍紋,花卉,松樹等紋飾。
明代琢玉在前代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玉雕刀法粗獷有力,出現了真正的三層透雕法,鏤雕十分精細。明晚期因道教盛行,玉雕工藝受到影響,出現了較多的帶有雲鶴、松鶴、卦卜之類道教標志器物。明代的器物穩重得體,設計新穎,琢工精細。這個時期的鏤空方法是用釺砣雙面鏤孔。同時,明代玉器是平整磨面,琢出的器物的邊框和里邊的花紋一樣平整。與明代琢工精細不相稱的是治玉最後的一道工序——碾磨細工比較粗糙。
清代中期是玉雕工藝發展的一個新的高峰時期,乾隆時期北京成為全國的治玉中心,並由此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琢玉派別——京工。此時對玉材的選用,加工等工序要求更為嚴格。出現了巧做(俏色做法),半浮雕等多種琢玉技法。清代玉器雕琢大都玲瓏精緻,形象逼真。這一時期的紋飾圖案更加豐富多彩,除了仿古銅器紋飾盛行外,吉祥如意的紋飾、字樣是當時的主要題材。明清時期是祥瑞祈福玉器的大量出現時期。
正確鑒別出器物的真偽,必須掌握每一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徵。但玉器的風格特徵變化通常不是以朝代的更替做為界限的,在雕琢工藝上往往後一時期的作品仍舊保留著前代的風格。這就要求初學者鑒別和購買玉器時,要把風格穩定期的製品作為目標。對一件玉器的時代特徵,不能只看一點,要從玉器的造型、紋飾、技法、玉色等各方面做分析比較。並在各種特徵中抓住主要的特徵,如紋飾、玉色等。在觀察東西的時候要細致入微,有些紋飾方面的重要特徵往往是在一些細微的變化上體現出來的。所以,在購買古舊玉器的時候最好做到多看,多想,多接觸,多比較鑒別。
鑒別玉器需要六看:
一看基本色,即玉的基本顏色,是白?青?黃?墨?二看質變色,是玉質發生了變化而改變了玉的顏色。它發生的原因有兩種,一方面是玉石中的色素離子在玉石內的含量,分布與化合結果不同所致,另一方面是玉石在外部的環境條件的作用下產生的不同反應所致。三看沁色。沁色是因為玉器入土後受到土中與它相連物質的沁染而產生的色質變化。這種顏色變化是外表的變化,與質變色發自內里的變化不同,沁色浮於表而質變色斂於內。要仔細觀察。四看盤色。盤色是指將出土玉上的灰土去掉,將其戴在身上或放於手中把玩而使玉件慢慢散發出溫潤的光澤。盤色的深淺和盤玩時間的長短成正比。五看玉皮作色。玉材上往往有一層粗糙並發黃的的皮殼,稱之為玉皮。古代玉工曾運用皮色巧雕造成特殊的效果。現在不少玉工卻利用玉皮偽做成沁色,但這種假沁只止於表皮一層,沒有真正沁到玉器內部。如果你看見古玉的表皮顏色與內里色澤不同,那麼這件東西就極有可能是玉皮做沁的贗品。六看人工染色。利用化學原料在玉石上熏染出需要的顏色,行話叫做「烤皮子」,曾是古代美化玉器的方法之一。人工染色的手法也經常被用來仿造古玉。人工染出來的玉器的色澤變化不自然,色彩下沉,不像自然的色彩有一種浮出感。顏色通常發灰,劣者發黑。並且無論如何盤玩,表面都干澀無神,散發不出潤澤。七看琢工。玉器的雕刻工藝最能反映粗時代特徵。由於各個時期的製作方法不同,必然會在玉器上留下痕跡。由此也可斷定玉器的時代。

㈣ 這個是朋友爸爸送的傳家玉,說是古玉,可能是戰國龍紋玉,當初買了8萬。是玉玦嗎還是玉佩還是啥搞

這只手看起來是女孩的手😁

㈤ 明宣德龍紋的特點是什麼

這時期的龍紋多兇猛,一般為比目眼,豬形嘴,怒發前行,爪形團成團形,似風火輪,有三爪、四爪、五爪不等。晚期龍紋有蒼老之態,與前
不同。永樂、宣德民窯紋樣中不見官窯的龍紋與藏文。嘉靖龍紋 開始有正面龍、螭虎龍,到隆慶、萬曆時大量使用。崇禎正面龍披頭散發,影響清初龍紋有:變龍、穿花龍、雲龍、海水翼龍、穿花翼龍、團龍、荷塘龍、雙龍、五龍、海水龍等。

永樂龍首比元代變大,上下顎較長,上顎比下顎長而高高突起,有張口和閉咀之分,張口的伸舌(早期較長如戟狀,後期略短微微上翹),閉咀的上唇似如意狀,鼻的兩側有對稱的長曲須,下顎多有兩束或三束的疏須,頭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發少,後期的發多。發曲而向上沖,有怒發沖冠之勢,顯得很有神威,龍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甲成三角形,略微內彎,顯得鋒利剛勁。

明永樂朝可謂是中國陶瓷史上的又一個新的創新及突破,燒制出很多前所未有的精品陶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深遠影響。

宣德時期的龍紋,從造型到描畫,都是成功的藝術佳作;身上的鱗片,早期繪工精細,後期簡單粗糙。宣德時的張牙舞爪、威猛的龍少見了,這時龍紋的特徵是:閉咀的龍首呈扁長方形,上唇鼻處凸起,呈如意狀,鼻端和眼眉有對稱毛上豎著,頭毛束成疏發或成蓬狀,也向上沖,幾乎和首垂直成90°,下唇須三條一束向前上沖,兩眼並列,圓睜平視。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龍紋又有所不同。龍的身體「左盤右蹙如驚電」,這是兇猛、神威的體現。龍爪五趾緊靠成風車狀。

㈥ 這是爺爺留下的,說是明朝的,找專家看是清朝的。我想知道清朝平民能帶龍玉佩嗎,一般是什麼身份能帶龍佩

無論明清龍紋始終都是皇家獨有的圖案,平民使用是僭越會被殺頭的。所以你這個帶龍形的玉牌,就算是清朝的也是發生在太平天國期間,由太平天國製造的。而玉牌的使用人也必須是王級的。

㈦ 明代寶玉石製作的典型玉器有哪些

明代典型玉器,如江西省南城益宣王朱翊鈏墓發現的玉鴛鴦,高4.2厘米,長5.3厘米,寬3.3厘米。白色兼紫褐色。鴛鴦昂首,縮頸,羽冠較長,圓圈眼,羽翅上翹,口銜蓮枝,卧於蓮花、蓮蓬及蓮葉中,姿態生動。底部呈橢圓形,鑿有斜孔,以備攢綴之用。鴛鴦呈紫褐色,蓮花呈白色,色彩搭配適宜。鏤雕圓潤,玲瓏可愛。

明代玉器的紋飾和裝飾手法,有豐富的動物圖案龍、蟒、鳳、獅、虎、鹿、羊、馬、兔、猴、鶴、鵝、鬥牛、飛魚等。

如明代碧玉雕瑞獸,長22厘米,以碧玉雕成,圓雕獸作卧伏狀,縮頸前視,頭呈方形,雙眼突出,獅鼻闊口,雙耳緊貼頭部,背部出脊線,長尾從尾部向前彎曲至後腿,前足微曲健壯有力。整器刻畫生動形象,身體各部線條疏密有致,為明代典型器物。

龍紋一直是古代玉器中最常用的紋飾,如明代青白玉雙龍紋雞心佩,長6.15厘米,寬4.2厘米。青白玉,呈半透明狀,局部帶黃褐色皮,雞心正面弧凸,上部中心出尖較長,表面飾細陰線勾雲紋,轉彎處有蒼蠅腳出現。器上部鏤雕飄帶形龍紋,龍吻上翹,管鑽圓眼,龍身飾長陰線,前足一上一下,並刻排列整齊的短小陰線以示腳毛,無後腳,長尾呈水草形捲曲內勾。

左下側有一長吻小龍,四肢省略。器背龍身光素無紋,雞心背面下凹,紋飾與正面略同。整器拋光較好,光澤強烈,雕琢風格帶明代特徵。

明代玉器植物圖案菊花、牡丹、荷花、葵花、蘭花、石榴花、靈芝、山茶花等,還盛行以圖案為底紋或邊飾萬字、喜字、壽字、流雲、朵雲、波浪等。

如玉雕蓮瓣紋執壺,通高10.5厘米,口徑7.3厘米,底徑6.5厘米。直頸,碩腹,圈足。腹部有龍首張嘴含流,龍身彎曲成把手,首、身相應。腹部浮雕雙重蓮瓣紋,外層每片蓮瓣內雕「壽」字及一束蓮。帶蓋,蓋面淺浮雕纏枝蓮。雕工細致,製作工整,造型莊重大方。

㈧ 古代大臣腰帶上有個龍的玉器值多少

古代大臣配飾不允許出現龍型花紋,只有皇帝才可以佩龍穿黃。現代有很多腰帶扣做成了龍頭和龍紋,你先確定東西是不是古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