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京胡和二胡有什麼不同!!
京胡和二胡的區別:
1. 出現時間:
二胡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京胡,又稱胡琴。是中國的傳統拉弦樂器,18世紀時末期,隨著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形成。
2. 構造部件:
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桿,琴軸,琴弦,琴弓,千斤,琴碼,琴托,制音墊共同構成。京胡由琴桿、琴筒、弦軸、千斤鉤、琴碼、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構成。

3. 品種種類:
二胡根據琴筒情況分為四類:圓筒二胡、八角二胡、六角二胡、扁筒二胡、雙層底托二胡、前八後圓。京胡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紫竹京胡、染竹京胡和白竹京胡。此外還有羅漢竹京胡和鳳眼竹京胡。
(1)玉石二胡擴展閱讀:
二胡與京胡都是由胡琴發展過來的,由於地方戲唱腔風格需要,胡琴又逐漸分化,出現配合秦腔、豫劇需要的板胡,京劇、漢劇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墜子需要的墜胡,廣東粵劇需要的高胡,潮劇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說唱用的四胡,川劇用的蓋板子,河南越調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戲用的枕頭琴,侗戲用的牛腿琴,壯劇用的馬骨琴,晉劇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樂器。
B. 我的二胡上刻的是楊懷兵製作的,想問一下,製作的二胡價格是怎樣的,最好可以給我他製作的二胡的圖片
卡伊路專利信息網,收集了各種二胡的設計圖紙共計187種,每項包括專利名稱,專利號,申請號,公告日,發明人(設計人)姓名,地址,摘要,說明文全文,研發背景,技術流程,應用前景,附圖詳解及法律狀態,每種樂器均有數十至數百款設計圖案,是您了解國內國際同行最新技術動態,仿製研發新品的重要技術情報。具體目錄如下:
1	301838936S		吊墜(玉翠山莊喜樂系列之二胡)
2	202126832U		二胡琴筒
3	202120591U		一種可立位表演的兒童用二胡
4	202120590U		多聲道塑料板二胡
5	202120584U		兒童用二胡
6	301786375S		二胡301786374S
7	202093811U		一種帶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向音樂感測器供電的二胡
8	202067521U		二胡琴筒
9	301736922S		二胡樂器盒
10	102243866A		一種帶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向音樂感測器供電的二胡
11	102243861A		一種帶風力發電系統向音樂感測器供電的二胡
12	102222496A		二胡樂器盒
13	202008821U		多千斤、多功能二胡
14	202003661U		二胡調音皮卡
15	202003658U		宏音二胡
16	301679234S		回紋頭形
17	201984793U		一種多功能二胡
18	201956051U		新型二胡
19	301647837S		二胡(梅花三弄款)
20	301647836S		二胡(竹韻情懷款)
21	301647835S		二胡(松鶴延年款)
22	301647834S		二胡(祥雲海上款)
23	301647833S		二胡(繩彩飛揚款)
24	201927330U		直桿可調的兒童
25	102148024A		一種二胡琴筒製作工藝
26	201910230U		二胡
27	201904078U		二胡琴頭結構
28	201893108U		一種優化音質的立體聲京二胡
29	201877115U		一種無噪音模擬二胡琴
30	201868085U		二胡、胡琴松碼器
31	301553489S		二胡(蘇式月牙形)
32	201812483U		二胡指位校正尺
33	201804542U		攜帶型二胡
34	201788661U		可調蒙皮張力的二胡
35	101996622A		攜帶型二胡
36	301491174S		飾品(覺止-二胡)
37	201749664U		便捷二胡演奏托架
38	201749659U		一種二胡加低音裝置
39	201707888U		一種可快速改變二胡按弦把位的移動千斤
40	201707887U		大型組合二胡三弦
41	201689661U		一種自帶諧振腔的二胡琴馬
42	101930681A		二胡學習手勢矯正器
43	201681591U		磁療保健二胡
44	201655277U		螺殼式的兩琴筒二胡
45	201638549U		電聲二胡音源發聲裝置
46	201622832U		二胡架
47	201611568U		具有插入式琴頭結構的二胡
48	201600878U		琴托上帶微調器的二胡
49	301357029S		兒童二胡(花)
50	201584147U		隨演奏自動溢香的二胡
51	201584145U		新型二胡
52	301329581S		二胡
53	201562449U		一種帶側音窗的凸面弧形音膜二胡
54	301320424S		二胡
55	201556407U		一種琴頭可拆卸的二胡
56	101783139A		擴音二胡
57	301280075S		二胡(電聲二胡)
58	301263926S		二胡
59	301263922S		二胡
60	301263921S		二胡(荷塘月色款)
61	201489803U		二胡底座精密微調移動式掛弦微調器
62	201477858U		重型二胡
63	201477859U		一種可拆卸二胡
64	201465340U		二胡學習手勢矯正器
65	201444398U		多音色電子視聽二胡
66	201435203		一種新型的二胡共鳴箱
67	201392646		一種音效可調的二胡
68	201383315		改變傳音方向的二胡琴筒
69	301098346		二胡
70	201364727		利於換弓與換弦的二胡琴弓
71	301066575		窗花(二胡少女)
72	201352433		自帶松香滾擦裝置的二胡筒
73	301039863		二胡
74	201307399		二胡
75	201302811		二胡
76	201294091		一種電子二胡
77	300965786		二胡琴筒
78	201266484		電子二胡
79	300947676		二胡
80	M354824		二胡 
81	300893971		二胡琴筒(六角細腰)
82	201191499		可控軸二胡
83	201191500		准音二胡
84	300853044		和音二胡
85	201117228		帶有手型矯正器的二胡
86	201111883		京胡伴奏電子變頻模擬京二胡和聲放大器
87	300813136		二胡
88	201084384		一種琴桿不彎曲的京二胡
89	201084386		陶木組合二胡
90	201084385		二胡演奏可調式夾具
91	201069640		二胡琴弓馬尾抹松香裝置
92	201066573		改良二胡
93	201054243		二胡音位尺
94	201048034		二胡
95	101149914		高低音雙筒二胡
96	101145338		二胡
97	201035951		一種京二胡琴筒
98	300754939		二胡
99	300754938		二胡(611)17-03
100	201017617		可變音的二胡G10D1/00(2006.01) 
101	300730227		二胡(612)17-03
102	200979782		低音音域擴展二胡
103	200965778		一種換代低雜訊二胡碼
104	2927239		機械外調音二胡
105	2922029		新型二胡
106	3657476		玉石二胡
107	2911870		改進型二胡
108	3634588		二胡弓(龍頭鳳尾)
109	3628870		二胡弓(鴨嘴)
110	3624050		二胡
111	2870072		一種帶有金屬筒的二胡
112	2864898		二胡琴筒體
113	2859733		一種具有和弦擴音效果的二胡
114	2847451		沒蒙皮電子二胡
115	3573437		二胡
116	3571268		二胡琴筒
117	2800420		帶有音品的二胡
118	2800421		新型二胡筒
119	2785087		一種金屬琴筒二胡
120	2763932		二胡六角琴筒體
121	2749013		二胡松香摩擦器
122	2746483		一種新型二胡
123	3482048		二胡(水晶)
124	2724140		二胡琴
125	2708437		一種具有立體聲效果的二胡
126	3444541		二胡琴弦鎖、微調器
127	3443793		二胡演奏腰帶掛鉤
128	2691008		二胡千斤
129	2687784		新型曲桿二胡
130	2684324		和聲二胡
131	2676351		一種無源電二胡
132	2662404		一種站立式固定鉤二胡
133	2660642		一種二胡
134	3393326		二胡
135	3385337		京二胡
136	2630997		一種多用二胡
137	2624339		一種二胡專用弱音器
138	2613027		轉輪式電聲五檔變調二胡
139	2588490		一種改良兒童專用二胡
140	2588491		一種改良高音質麗音二胡
141	3324515		二胡(轉輪式電聲五檔變調)
142	3320921		二胡(全龍混方圓筒)
143	1438624		魚皮二胡
144	3309229		二胡微調器
145	3309227		二胡音窗
146	3307691		二胡音窗
147	3307690		二胡音窗
148	3307689		二胡音窗
149	2554762		二胡
150	2548233		二胡拉弦旋調頂式千斤
151	2544381		二胡拉弓
152	2539246		二胡
153	1391207		帶有指板的二胡
154	3264414		下調式平頭滑動千斤二胡
155	2482721		加強二胡
156	3208290		鳳凰琴首二胡
157	2453509		二胡類拉弦樂器弦軸微調器
158	2447887		一種七檔變調二胡
159	3192858		流水琴首二胡
160	2434762		多功能電聲二胡
161	2395359		改良二胡
162	3152444		工藝品(二胡)
163	2334079		三弦二胡
164	2318689		變弦二胡
165	2307333		一種新型二胡用千斤
166	2301761		二胡學習演奏速成器
167	2287742		綜合改良兒童二胡
168	2286917		二胡琴哨式增音蓋
169	2264401		一種二胡
170	2253034		四弦二胡
171	3025988		四弦二胡
172	2163426		旋律二胡
173	2136514		寬音域二胡
174	2076699		撐持二胡
175	2075377		二胡快速調弦變調器
176	2049814		能演奏和聲的二胡
177	87213841		加弦二胡
178	85201643		綜合改良二胡
C. 石頭琴 是什麼
石琴位於大佛閣右側的一條上山石道中,從下半部的主洞口自下而上的第四級石階,直到第十九級石階,凡步履所觸,會發出悠揚婉轉,音色頗似古琴的聲音。其中以兩側岩壁最高處的七級石階發聲最響。古人稱為「七步彈琴」,並題「石蹬琴聲」四個大字於主洞石壁之上。
天下第一石頭琴
自從全球矚目的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後.一組神奇而美妙的天籟之音佩以「天下第一石頭琴」的貴冠伴隨谷揚豐先生的尊姓大名而蜚聲海內外。從此,這位民間藝人被聘為製作國家禮品的工藝大師。
1999年2月上旬.按照世博會組委會的安排部署,陝西省人民政府的使者來到了漢中市南鄭縣,邀請寶玉來公司谷揚豐先生,將其研製的「天下第一石頭琴」代表陝西省人民政府在世博會上展出。在南鄭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4月26日,谷揚豐親自護送精心製作的石制小提琴、石制二胡、石制鋼琴和一組石制音響設備來到了昆明世博園,當世博總局負責人看到這幾件稀世物品後,當即表示要代表國家展出,並被陳列在中國館零號大廳首位席上。就是這組烏黑的玉石製品在世博會展出期間,接待了68個國家的元首、總統、外長、駐華大使及一些藝術家和知名企業財團,接待了黨和國家高層領導人和各部委及省、市、自治區領導同志的觀賞和演奏。世博會結束後,又有俄羅斯、德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慕名來到南鄭縣牟家壩谷揚豐先生家中造訪,專程觀賞石頭琴。據專家介紹,用玉石製作觀賞琴並不新鮮,但用玉石製作可以演奏的小提琴、二胡、鋼琴確屬首家,實為罕見。經谷揚豐介紹,這種玉石質地堅硬而細膩,分子結構微晶定向排列成纖維狀,韌性好,抗沖擊力強,耐酸鹼,能夠防靜電干擾,這種新原料為人類發掘自然資源開辟了新天地。用這種天然纖維玉石製作的樂器,音韻寬廣,金聲玉振,鏗鏘有致,音質和諧、舒展、清暢、高揚,別樣優美。
D. 二胡簡單介紹
二胡是一種拉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現在各地方根據需要的條件,獨立發展出不同形狀的弓弦樂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為滿足中樂交響化的需要,根據二胡的制式,也另外發明中胡等。
制琴師通常以木材製作二胡,如紅木、小葉紫檀、烏木、雞翅木、血檀、大葉紫檀、非洲紅花梨、非洲紫檀等,也有制琴師以象牙、玉石、塑膠等材料製作二胡,因為他們有聲學以外的考量。琴筒一端蒙以蛇皮,這是二胡獨特音色的來源,一些高級的二胡則採用蟒蛇皮。
不論是來自野生或被圈養的蛇,收集蛇皮的成本日益增高。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限制其參與團體對蠎蛇皮的進出口,近年有人便開發蛇皮的替代材料,以期模仿蛇皮的音色。通常使用鋼弦、尼龍弦、絲弦,羊腸弦已極少人使用。

(4)玉石二胡擴展閱讀:
基本構造——
1、琴筒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這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後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製作。形狀有六角形、八角形、圓形、前八角後圓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
2、琴皮
琴筒前口蟒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發聲的重要裝置。一般是蟒皮,蛇皮是最低級的二胡琴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並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
3、琴桿
琴桿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軀干。不僅起著上連下接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體振動發音也有一定的影響。製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數量較少)、烏木或紅木。一般用烏木較多。烏木價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4、琴軸
琴軸共有上下兩個(又名琴軫),起調整音高的作用,上軸縛絞內弦,下軸縛絞外弦。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兩者各有利弊。木質軸調音後穩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時緊時松,給調弦帶來困難。機械軸調弦快而自如,音準也好。
5、琴弦
琴弦是琴的發音體之一,也是二胡的聲源體之一。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發音效果。琴弦有兩種:一種是金屬弦,具有拉力好,音質好,音準好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又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銀質弦最佳。
E. 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都分別有什麼樂器
「金」指用金屬製作的樂器,比如鑼,鈴,三角鐵,編鍾,雲鑼。
「石」指用石頭或玉石製作的樂器,如塤、謦。
「土」指用陶土製作的樂器,如土埍,陶笛
「革」用動物皮革製作的樂器,如各種鼓。
「絲」指用絲弦製成的樂器,二胡,琵琶上的弦,所以它們和笛子稱為絲竹樂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製成的樂器,篳篥、篪(音chi,二聲。古代兩端封閉的笛子)
「匏」指用葫蘆製成的樂器,匏是我國古代對葫蘆的稱呼,當然可以做葫蘆絲了。。如笙、竽。
「木」指木製的樂器,,各種提琴,二胡,梆子,純木的就有木琴,如(木兄)音zhu四聲、(吾攵)音yu二聲。
中國古代有一種按樂器的製作材料分類的方法,稱為「八音分類法」。八音是指的八種材料「金、石、土、革、絲、竹、匏、木」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孔 傳:「八音:金、石、絲、竹、匏(pao二聲)、土、革、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鄭玄 註:「金,鍾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鞀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 師曠 ,孰敢爭能。」

拓展資料:
八音本來是古籍中一種稱謂,最早見於《周禮·春官·大師》,後來逐漸為各種民俗與宗教吸收,有了佛教八音、樂昌八音、樂器八音、鎮隆八音等,是我們悠久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音律史的重要符號。
1、我國古代八種製造樂器的材料,通常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史記·五帝本紀》:"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
2、泛指音樂。 晉葛洪《抱朴子·博喻》:"故離朱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辯八音之雅俗。"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冶鑄》:"虛其腹以振湯空靈,而八音起。"
3、八風之音。《呂氏春秋·孝行》:"雜八音,養耳之道也。"高誘注:"八音,八卦之音。"陳奇猷校釋:"八音,八風之音……陰陽家以八風分屬八卦,故高謂八卦之音。"
F. 二胡屬於什麼樂器
民族弦樂器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蜴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為「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說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為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嫻熟的技藝是做不到的。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於。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禮樂志》所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進一步闡述了胡琴的製作原理。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鑒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范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以後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民族、民間音樂發展很快,為了大力發掘民間藝人的藝術珍寶,華彥鈞、劉北茂等民間藝人的二胡樂曲經過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藝術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起來。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先後涌現了張銳、張韶、王乙等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們的影響下,又培養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王國潼等。二胡作曲家劉文金的《長城隨想曲》等將二胡的性能超常發揮,並刻意創新,使二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異彩。
補充
——
據《中國文化史三百題》提供資料,宋代是外來樂器與中原文化融合發展的第二階段。宋元明清時期,隨著戲曲、曲藝的發展,民間樂器隨著「勾欄」「瓦舍」的興起而發展了自己的伴奏樂器。其中最主要的樂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馬尾胡琴(又稱二弦琴),經與前朝留下的嵇琴、軋箏融合,創制出新穎的胡琴。這一樂器充分標志中國弓弦樂器走向成熟。後來,由於地方戲唱腔風格需要,胡琴又逐漸分化,出現配合秦腔、豫劇需要的板胡,京劇、漢劇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墜子需要的墜胡,廣東粵劇需要的高胡,潮劇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說唱用的四胡,川劇用的蓋板子,河南越調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戲用的枕頭琴,侗戲用的牛腿琴,壯劇用的馬骨琴,晉劇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樂器。所以,二胡實際上是這眾多的弓弦樂器中的一種,它的得名遠遠後於胡琴。所以說「二胡」始於唐朝是不準確的,應該說「胡琴」始於唐朝。
G. 二胡是什麼樣的
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桿、 琴軸、琴弦、琴弓、千斤組成。
琴筒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這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後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製作。形狀有六角形、八角形、圓形、前八角後圓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
琴筒後面鑲嵌著一個音窗(一般為雕木花窗),不僅對琴筒起了裝飾作用,而且對發音、傳音和濾音有一定的好處。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筒,一般用烏木,紅木製成(紫檀木很少),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並開始使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
其形狀主要為六方形,長13厘米,前口直徑(對邊)8.8厘米。有些地區則製成圓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細,筒後口敞口或裝置開有各種式樣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
琴皮
琴筒前口蟒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發聲的重要裝置。一般是蟒皮,蛇皮是最低級的二胡琴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並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音共鳴較好。
蟒皮又以肛門一帶地方的最為理想,這個地方的蟒皮適應性廣、發音渾厚圓潤,並且性能穩定。新買的二胡無論是蛇皮的還是蟒皮的,發音往往空而帶沙,並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懸殊較大。
這是琴皮振動還不夠協調的緣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奏後,琴皮的振動才有可能逐漸變為常態。它是二胡重要的發音體,也是振源的關鍵,對音質和音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蟒皮的鱗片越大,音色越好。
琴桿
琴桿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軀干。不僅起著上連下接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體振動發音也有一定的影響。製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數量較少)、烏木或紅木。一般用烏木較多。烏木價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是支撐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長81厘米,直徑約為0.55寸(1.83厘米)。
頂端為琴頭,上部裝有兩個弦軸,下端插入琴筒。琴頭呈彎脖形,也有雕刻成龍頭或其他形狀的。衡量一把二胡的發音純凈與否與琴桿材料的選擇有很大關系,通常把紅木視為上品,烏木的也不錯,其它木材的就要遜色一等了。
選擇時除了要仔細辨別琴桿的製作材料外,還要兼顧到質地緊密、木射線細密而均勻、無節、無疤,無明顯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琴軸
琴軸共有上下兩個(又名琴軫),起調整音高的作用,上軸縛絞內弦,下軸縛絞外弦。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兩者各有利弊。
木質軸調音後穩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時緊時松,給調弦帶來困難。機械軸調弦快而自如,音準也好,若製作質量沒有完全過關,時而會出現松動、滑動等現象,容易導致跑弦走音。
琴弦
琴弦是琴的發音體之一,也是二胡的聲源體之一。
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發音效果。琴弦有兩種:一種是金屬弦,具有拉力好,音質好,音準好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又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銀質弦最佳;另一種是絲弦,它發出的音比金屬弦柔和細膩,但位力差,音準差而且容易斷弦,且易變音。大多採用金屬弦。
琴弓
琴弓(俗稱弓子)由弓桿和弓毛構成,一把好弓首先要長而直;其次,弓毛以白色馬尾毛為上品,且弓毛要多而齊,與魚尾連接處捆紮要牢固;最後要注意弓桿的節應少而小,粗細適中。
全長76~85 厘米,弓桿是支撐弓毛的支架,長度2.4尺(80厘米),用江葦竹(又名幼竹)製作,兩端烘烤出彎來,繫上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馬尾夾置於兩弦之間,用以摩擦琴弦發音。
弓毛多為馬尾,也有用尼龍絲仿製的。有些簡易二胡是用尼龍線來代替弓毛,這種音響效果較差。衡量弓毛能否經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齊平展,長度一致,粗細均勻。好的弓毛要求無斷頭、無纖柔、無蓬亂纏絞等。
千斤
千斤又稱千金,對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對音準也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用棉線、絲線、有機玻璃、塑料等材料製成。其形式多種多樣,有固定千斤、線繞千斤、金屬千斤等。較常用的是線繞千斤。
琴碼
琴碼是琴弦與琴皮之間振動的媒介體,對發音有重要作用。它採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屬和紙等,常用的有木松節碼、楓木碼。木松節碼木質柔軟,發音圓潤、淳厚,楓木碼軟硬適中,發音柔和、噪音少。
琴碼雖小,但它卻是聯結琴皮琴弦的樞紐。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動傳導到蟒皮上。因此,琴碼的選料、形狀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二胡的音質。
為了求得二胡聲音的改善,發音沙啞的二胡採用紙碼(即用牛皮紙或其它硬紙捲成嚴實的簡狀),聲音就要顯得 柔和一些:發音沉悶的二胡改用竹碼,就可使聲音變得較為響亮,適合演奏活潑輕快的曲調,發音單調的二胡採用金屬彈簧碼,就可使發音變得較有共鳴。
琴托
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著裝飾、穩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還裝有可調底托,用尼龍扣調節,演奏時更為方便。
制音墊
琴碼的下面,還須在琴弦與皮膜之間塞一小塊用絨布或氈子做的制音墊,它能解決二胡的「狼音」,消除二胡的空曠音,使之集中、豐滿,制音墊的薄厚、大小要適中,過厚則影響音量,過薄則不起作用,作成音墊的材料常有白色海綿、呢子、羊絨、棉布、麂皮、絨布等。
用的最廣泛的是海綿和呢子,效果最好的是天然麂皮,不能小看了它,它還有能快速的改變音色的本事:它貼近琴碼,音色就很潤,同時要失去一部分音量;遠離琴碼,音色就會變的眀亮,要根據曲子需要調整。

(7)玉石二胡擴展閱讀
胡(拼音:Erhu) 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
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聽松》、《賽馬》等。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為「嵇琴」。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鑒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並發明了二胡揉弦,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范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
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以後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樂器保養
琴皮
二胡琴皮的保養對保持二胡的音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二胡演奏者最關心的。二胡琴皮如能得到精心保養的話,會有很長的使用壽命。
我們見到的琴皮已損壞的二胡大多是由於存放不當、不經常使用而引起的。經常使用的二胡,它的琴皮就會保持一定的彈性,二胡的發音質量也較穩定。二胡的音色是在不斷的使用中,慢慢拉出來的,平時經常使用二胡就是對二胡的一種很好的維護和保養。
為了做好對琴皮的保養,需要對琴皮的加工工藝有所了解。一般來說,琴皮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鏟皮,鏟皮的目的是將粘在皮上的肉雜物等去掉。琴皮加工的第二道工序是套皮,套皮的目的是拉伸蟒皮、去除蟒皮上的油性。
套皮過程中有一道燙皮的工序,其作用是為了使琴皮穩定成型和增加琴皮的光澤度。琴皮加工的第三道工序是蒙皮,蒙皮的要求是做到六角均勻、琴皮的松緊度恰當。從上面琴皮的加工工藝來看,去除蟒皮上的油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油性的琴皮會影響二胡的發音。
所以,在日常的二胡使用中不需要對琴皮上植物油、凡士林等,更不需要在琴皮背面封蠟。如在琴皮內外表面塗上油性物質,會影響琴皮的透氣性和琴皮的振動。
琴皮蒙好後不能再對琴皮的背面進行處理,因為從琴筒後面對琴皮背面進行刮或打磨的處理,會導致琴皮的厚薄不勻,嚴重時還會引起琴皮的破裂。要想對二胡的音色局部有所改善,應該從琴弦、琴弓、千金和控制墊等方面採取措施。
琴筒和琴桿
琴筒和琴桿大多都是用紫檀木、烏木、紅木等硬質木材製成的。而硬質木材很容易受氣候的影響,因此二胡的音色與不同的氣候條件和空氣濕度有一定的關系。
硬質木材密度緊密、質地細膩,在一干一濕或一冷一熱的環境中,會造成木料內外應力不平衡的情況,嚴重時會引起琴筒和琴桿的開裂。二胡處在長期過分潮濕的環境中還會引起琴筒、琴皮的脫膠。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平時不練琴時應將琴放入琴箱,並在琴箱內放入一些乾燥劑。
琴弓
在弓子的使用過程中,不要用手碰弓毛,以免日久之後弓毛上沾上油污而影響演奏。一旦發現弓毛上油污較多而影響演奏時,可將弓子卸下,用肥皂將弓毛在清水中洗凈,晾乾後重新擦上松香再使用。
每次拉完琴後,應將弓毛放鬆,使弓桿恢復到正常的形態,否則日久後會使弓桿變形,影響弓子的使用性能。如弓子長期不用放在琴箱里,要在琴箱里放一些防蛀劑,以免弓毛被蛀蟲咬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