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金储备 » 我国石油储备建设
扩展阅读
类似于金条 2021-03-31 20:26:33
何兰黄金市厂 2021-03-31 20:26:32
蒲币对人民币汇率 2021-03-31 20:26:27

我国石油储备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3-14 18:15:27

1. 如何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是中国石油储备管理体系中的执行层,宗旨是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石油储备保障,职责是行使出资人权利,负责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和管理,承担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供求变化。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于2007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
该中心的成立增强了中国石油储备管理力量,理顺了中国石油储备管理层级关系,拉开了我国石油储备向专业化、正规化发展的帷幕,将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石油储备管理体系,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规范石油储备运作,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人士介绍,新成立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就设置在能源局之下。与能源局之下的行政机构———石油储备办不同的是,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属于事业单位。记者了解到,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将作为我国石油储备管理体系中的执行层,行使出资人权利,负责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和管理,承担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同时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的供求变化。
根据初步规划,我国建立的是30天的石油储备数量,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夏义善告诉记者,国外普遍建立的是3至6个月的石油储备数量。

2. 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
战略石油储备是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众多发达国家都把石油储备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加以部署实施。目前存在战略储备与平准库存两种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储备是在战争或自然灾难时以保障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而以平抑油价波动为目的的石油储备是平准库存。战略储备体系应该考虑市场化的因素,但战略储备体系本身是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的,几乎不盈利。
战略储备的主要经济作用是通过向市场释放储备油来减轻市场心理压力,从而降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可能,达到减轻石油供应对整体经济冲击的程度。对石油进口国而言,战略储备是对付石油供应短缺而设置的头道防线,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于弥补损失的进口量,而在于抑制油价的上涨。此外,战略石油储备还有以下作用:一、可以给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能源消费方式争取时间。二、可以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使人为的供应冲击不至于发生或频繁发生。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交替实行“减产保价”和“增产抑价”的政策时,战略储备能够使进口国的经济和政治稳定,不会受到人为石油供应冲击的影响。▲

3. 为什么我国石油储备建设在东部地区

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与中国整个石油安全战略密切相关。中央不会只考虑在东部建基地,这不符合石油安全的战略全局。鉴于一期四大基地都建在沿海,二期建设国家已经考虑向内陆地区的战略转移,纵深发展。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布局在沿海,考虑其经济功能多一些,是为了保证我国能源供应的充足,确保经济发展之需。而布局在中西部地区则可能更多是出于战略战术层面的考虑,以备应对突发的能源安全问题,比如战争。相比东部,中西部地区安全度高一些。”
一期四个基地石油进出都比较方便,且处于东部地区,离消费地近,能和需求对应起来。但是,这仅是我们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的第一步。随着我国石油储备经验的提升,布局、选址不见得一定在沿海地区,可能会越来越多元化。

4.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石油储备

一项关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的预测,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缺口将达两亿多吨!面对目前国际油价不断攀升,面对国内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必须探索一条解决自身石油供应问题的最现实可行的途径:战略石油储备。那么,中国如何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美日德等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制有哪些可供参考?

早在1994年,也就是中国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的第二年,便有从事石油产业以及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指出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战略石油储备依然是困扰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决短期石油供应冲击的方法

由于没有被国际石油市场所认知的战略石油储备,中国为保障正常经济和社会运行,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了国际石油交易商炒作的本钱。这种炒作的结果是,中国为满足日常所需石油的进口价格提高,采用进口石油作为储备油的成本也水涨船高。像钢材、粮食等经济和生活必需品一样,国际上越来越多地把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说成是一种全球范围的威胁;同时在价格层面通过增加中国进口的成本而得益。2004年1至6月,我国进口原油6102万吨,同比增长39.3%,但进口金额增长了57.4%。这些基本统计数字告诉我们,中国石油进口过程中对国际石油市场付出了什么代价。

由于没有使国内市场产生足够信心的战略石油储备,在国家进出口政策管理部门于2004年初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放开石油进口经营权后,我国国内也不乏炒作中国石油进口依赖的商家。这种炒作的结果是,依赖现有技术水平而满足消费量成了“能源安全”的核心内容。进口量的增长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为什么石油消费速度远远高出经济增长速度?有没有节油的消费方式,从而降低我们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战略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战略储备只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解决短期石油供应冲击的其它方法包括:抑制需求,能源转换和突击提高产量。在这些方法中,战略储备的主要经济作用是通过向市场释放储备油来减轻市场心理压力,从而降低石油价格继续不断上涨的可能,达到减轻石油供应冲击对整体经济冲击的程度。

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

对石油进口国而言,战略储备是对付石油供应短缺而设置的头道防线,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于弥补损失掉的进口量,而在于节制油价的上涨。战略石油储备还能够起到以下作用:一、有了储备便可以给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能源消费方式争取时间。二、储备可以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使人为的供应冲击不至于发生或频繁发生。在石油生产出口国集团欧佩克交替实行“减产保价”和“增产抑价”的政策时,战略储备能够使进口国的经济和政治稳定不至于受到以政治或经济动机为出发点的人为石油供应冲击的影响。

由于国际经济体系中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相互依赖性,一个国家战略储备的受益人包括了所有石油消费国。从这个角度看,战略储备也是扩大在能源和其它经济领域从事多国合作的方法之一。国际能源机构之所以建议其成员国建立起维持各自消费90天的战略储备量,就是期望通过一个多国储备网络,共同维护国际石油消费国在国际油价波动中的利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美国继续力求在国际石油事务中起主导作用,加大对欧佩克产油国的压力,同时启用战略石油储备,加快能源多元化,减少对欧佩克的依赖。欧盟各国政府在高油价冲击下加强了联合行动。日本超前制定了能源安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因而在油价高涨期间受到的损失较小。

5. 我国的石油储备能维持几天

美、日、德、法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9天、117天和96天的石油消费。

我国的石油储备工作从1993年就已经开始酝酿,到去年中央正式批准开始石油战略储备,各种前期工作一共花了10年的时间。
而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版本的说法曾经多次被媒体公开。有消息说,政府将投入一百亿保证7-15天的石油战略储备,也有说法是,动用500亿元的国家财政建立30-45天的石油储备。
虽然说法不一,但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国家对于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绝对不会是短期的目标,而是长期规划。这从各个版本的传言中都引用了“三个五年计划”的说法可以得到佐证。
本报从可靠部门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仅在石油战略储备一项,国家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其中包括油库等硬件设施以及储备油投入,准备用15年时间分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其中一期工程在去年已经开始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要在头二年中先要把一期工程建成。
而据上述可靠消息源头证实,国内战略储备的一期工程中的四个基地分别是青岛的黄岛、大连的新港、宁波的镇海、舟山的岙山。
与此同时,针对二期工程的选址工作也已经开始。有消息说,由发改委牵头的多个调研团队已经奔赴各地开始进行初步考察工作,5月中旬将会提交一份详细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而在更远的三期工程中,内陆腹地的石油战略储备油库亦在规划中。整个工程完成以后,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基本上要跟国际接轨——将相当于90天的净进口量。
就目前情况而言,已经开始进行的工作尚未涉及大批量原油采购工作,而仅是油库建设工程,等到2005年,建立相当于30天石油净进口量(约1500万至2000万吨)的储备规模后,初期投入将达60亿-100亿元人民币。

6. 为什么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大部分都建在沿海地带

石油对于每一个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毕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石油,并且在军事上的作用更大。而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大部分建在沿海地带,一是因为运输方便,二就是为了真正出现军事作战的情况做准备。

当然除此之外,还是因为沿海地区是重要战略防护区,一旦开始战争,沿海地区首当其冲收到影响,只有沿海地区被攻破,内陆地区才会受到波及,所以,将石油资源储备站建立在沿海地区,虽然表面看起来有些危险,但是如果真正开始交战,一切军事武器就位后,石油资源的供给最为方便。所以,我国的石油储备资源站建立在沿海也是考虑到我国国家安全这一方面的。

7.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计划

2003 年起,中国开始筹建石油储备基地。初步规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建设。储量大致是:第一期为1000万吨至1200万吨,约等于我国30 天的净石油进口量;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为2800万吨。国内石油战略储备真正拉开帷幕应该从2006年10月首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基地建成交付使用开始。镇海基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建设规模520万立方米,共52台储油罐。除镇海外,列入国家一期规划的还有舟山、黄岛、大连项目,储存容量分别为500万立方米、320万立方米和300万立方米。
第二阶段为2008年~2010年,将储备能力提高至30000万桶,相当于我国40天的净石油进口量。第三阶段将把储备能力提高至50000万桶。我国还准备建设一座大型地下石油储备设施,储备能力将达到4400万桶。
远期规划目标是形成相当于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即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达标线”。到2015年能够满足90天的净石油进口量时,我国石油储备能力需要提高至62500万桶。

8. 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一般储藏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储存一般存多少

早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有关部门就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9.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都有哪些

中国共规划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镇海储油基地的建设进度最快,已完成一期工程。据介绍,镇海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拥有16个储油罐,将可以实现全部开始储油。

中石化承担的另一个石油储备基地———青岛黄岛石油储备基地也在2007年完成一期工程,实现储油。

另外两个舟山岱山、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基地也在建设中

10. 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如何

以前,我国一直未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石油储备主要依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商业储备,综合储备天数仅为20天左右。为防范石油供给的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早在1993年,我国就在酝酿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直至2003年,国家才正式启动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战略石油储备也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今,我国每年石油产量约两亿吨,进口则达到两亿五千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此外,由于近年来中国汽车销量的不断增加及其他刚性需求的较快增长,使得我国今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目前我国石油储备(量)为30天。主要包括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原油和成品油储备比例大致为3∶1。2008年底我国已经建成了第一期四个石油储备基地。2009年随着新疆独山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石油储备二期建设项目全面展开。在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建设项目完成后,还将开展第三期项目的建设,最终达到发达国家90天储备量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