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物黄金 » 张灵甫摔金币
扩展阅读
类似于金条 2021-03-31 20:26:33
何兰黄金市厂 2021-03-31 20:26:32
蒲币对人民币汇率 2021-03-31 20:26:27

张灵甫摔金币

发布时间: 2021-03-13 19:40:16

① 金字旁加个衣怎么读

红日分集剧情介绍 第24集 张灵甫想出来的方案,果然非同凡响,就是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一西一东双拳出击,拿下延安和华东。这个方案具有政治和军事的双重价值,而且避免了以前全面进攻分散兵力,容易陷入被动的缺陷,确是一着战略上的高招。就在张灵甫准备向蒋介石报告时,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上门来了。 张灵甫没想到蒋介石和宋美龄是来祝贺他母亲生日的,因为他忙于研究作战方案,把母亲的生日也忘了,更让他意外和感动的是,蒋介石送的礼物,竟然是他和宋美龄的合影,并且由蒋介石亲笔题字:张老伯母惠存。这就把张灵甫当作兄弟辈的人物,对张灵甫是莫大的荣耀。 张灵甫简直感激涕零,但他对蒋介石的回报,同样让蒋介石喜出望外。蒋介石听了张灵甫的重点进攻方案,兴奋得忘乎所以,跟张灵甫一样,脱了皮鞋,赤脚站到铺在地上的大地图上,指指点点起来,似乎已经胜券在握,延安和山东立马就可拿下。 就在这时,驻守在鲁南的张灵甫部队却发生了一件事,一艘运棺材的船翻了,棺材漂到张灵甫的防区,而这口棺材里装的却是顾祝同岳母。精明能干的董耀宗发现棺材里可能有名堂,不肯把棺材还给顾祝同的家人,而是作出了一个奇特的决定,让副参谋长李运良偷偷押着棺材去南京,交给张灵甫处理。 黎青出任沙河区区委书记,积极开展支前工作,很快就取得了成果。她带领运粮队把征集到的粮食运送到沈振新的部队,还为部队输送了一大批新战士。夫妻俩久别重逢,都激动万分。两人骑着战马在原野狂奔,尽情地抒发内心的喜悦,那种恣意狂欢的激情,浪漫到了极点。 应黎青的要求,沈振新的部队与黎青带来的民兵和支前队员开展了联合军事演习,却不料,演习中出了意外,黎青骑的“美人”意外受了惊吓,剧烈的跳腾导致黎青突然腹痛,并且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沈振新亲眼从望远镜里看见这一幕,倒在地上的黎青已昏迷过去,鲜血染红了她的裤管。 原来,黎青是怀孕了,她自己不知道,沈振新更不知道。现在的受伤,极有可能导致流产,同时也危及黎青的生命。医生在抢救黎青,沈振新站在手术室外面等待,这个冲锋陷阵、杀敌无数的铁打的汉子,这时候面对最心爱的妻子的病情和孩子的可能失去,竟然害怕得发抖。石东根亲眼目睹了这不可思议的场景,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打着哆嗦的男人就是军长,由此,石东根真切感受到了沈振新丰富的内心,他也忍不住泪流满面了。 第三十五集 红姑抱着孩子冲到半山腰,又被蔡仁杰等人追上,眼见无路可逃,突然出现了“美人”的身影。原来,“美人”在激战中也逃了出来,心有灵犀地寻找主人。红姑大喜过望,打了个呼哨,“美人”冒着枪弹奔过来。红姑抱着孩子翻上马背,冲了出去。 沈振新命令石东根直插张灵甫的师部,石东根对着山洞猛攻,走投无路的张灵甫准备杀身成仁,手下都表示愿意追随。张灵甫含泪给妻子王玉玲写了遗书,并让卢醒带着他的遗书突围出去。然后又为自己写了一副挽联,这副挽联就是古碑上的那两句诗――长弓弯月一统河山,人杰地灵大功甫成。但他加了横批――壮志未酬。 张灵甫将挽联挂在作战地图旁边,然后,他就站在自己的挽联下,让电台接通了南京,要与蒋介石通话。这时,王玉玲得知张灵甫危在旦夕,来恳求宋美龄,无论如何要救出张灵甫,蒋介石和宋美龄竭力安慰,张灵甫的电话来了。张灵甫先向蒋介石告李天霞、黄伯韬见死不救,表示他就要尽忠报国了。蒋介石默然无语,最后沮丧地对着话筒说了一句:祝你成功! 就在张灵甫准备自杀的时候,李天霞派出糊弄张灵甫的旅长喊通了张灵甫的步话机,说有一个旅马上就要杀到。张灵甫仿佛捞到了救命稻草,抓起冲锋枪就要冲杀出去。但石东根和杨军冲进了孟良崮山洞里的指挥部,张灵甫慌乱开枪顽抗,却被石东根击毙。蔡仁杰和董耀宗都被活捉。 红姑把孩子交给沈振新,沈振新看着黎青给他的血书,抱着孩子亲着,泪流满面。 红旗插上了孟良崮峰顶,全军欢声雷动,庆贺胜利。陈毅如释重负,叹息说,老子以后再也不让我的孩子打仗了,这可不是人干的活啊!大家都欢呼起来。唯有粟裕对着参谋记录的歼敌人数沉思,默默扳着指头计算,说根据他的计算,还有7000人没有被歼灭。他命令沈振新马上派部队搜索。沈振新压下失去黎青的悲痛,亲自带领部队搜山,终于在山谷俘获了隐藏在那儿准备突围的7000人,还把李天霞糊弄张灵甫的那个团副和一个连也全俘虏了。 陈毅、粟裕和沈振新一起从容不迫地清扫战场,看望张灵甫的尸体。沈振新表示张灵甫应该得到一个军人应有的待遇。陈毅和粟裕点头同意。沈振新买了一口上好的棺材将张灵甫收敛。蔡仁杰、董耀宗等人来向张灵甫的尸体告别,泣不成声。沈振新即兴发表演说,指出张灵甫失败的根本原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 全军将士再次发出欢呼。陈毅面对此情此景,诗兴大发,豪情万丈地对着硝烟弥漫的战场,吟诵诗篇。 蒋介石对74师的覆灭如丧考妣,下令停止对解放区的进攻,深刻检讨失败原因。他说,这是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大事。 一年后,毛泽东接见粟裕,说消灭74师,当时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粟裕问,那另一个呢?毛泽东大笑着说,就是我毛泽东啊!

② 张灵甫 腿咋瘸的。有的说是抗日受伤的,也有人说是修房子掉下来摔得……我就想不通了他还需要自己修房子

抗战初期张灵甫是上校团长,打得很漂亮,日军第一批海军陆战队在杭州湾登陆,张灵甫带领突击队一举歼灭1100多名日军海军陆战队的精英。此战由于日军太骄狂,国军早有准备,海边有很多鱼雷,还有浅海里隐藏有高压电网,所以张灵甫不费一兵一卒就把日军全歼。
后来日军分几批各个港口登陆,飞机派出很多,国军顶不住,保卫大上海,张灵甫采用大纵深战略,在各个复杂的巷口按照比例距离安插狙击手,然后在一些死角安插机枪手,就这样一直延伸,一个团就能形成一个阻击日军整编师团的火力控制点。在大上海,张灵甫损失了半个团,但是消灭了好几倍的日军部队。张灵甫也是上海的巷战中在高楼打机枪时被日军一个狙击手打中了脚。

③ 王玉玲是怎么嫁给张灵甫的

B:张灵甫追求你的各种细节,大概可以拍一部很有意思的爱情电影了。
W:他是请了一个朋友张处长做媒。张处长跟他讲,有个女学生,各方面条件都挺好。张灵甫就跑来沅陵,我当时读中学的地方,来看我,结果我不在。最后他找到一个认识我的人,让他给我打分,那个人打了99分。张灵甫问为什么不打10 0分,人家告诉他,因为这个小姐脾气太大了。
B:你是小姐脾气很大吗?
W:我也不知道。可能确实是在家里娇纵惯了。我不大喜欢和生人接触,所以人家会认为我脾气大吧。我在衡阳时读的明明中学是男女同校的,可是我以前一直读女校,一下子进男女学校很不习惯,人家跟我讲话我都不理,人家就觉得我脾气不好。
B:后来他怎么见到你的?
W:回长沙后,一天早上,我们几个女孩子出去理发,张处长的太太来了,硬要跟我们一道去洗头发。后来我们坐在那里打肥皂的时候,张处长就带了张灵甫进来。他站在我背后,对着镜子看我。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就觉得这个人看人怎么这么没礼貌,横了他一眼。这就是我们第一次见面。
B:结婚以后,你们说起过当时这些事情吗?
W:嗯。结婚以后他跟我说,假使我当时笑一笑,他就没兴趣了。
B:为什么?
W:可能他也是古板脑筋,觉得女孩子先对男人笑的话不好。
B:后来呢?
W:后来他就天天来我们家。开始我根本不理他,不习惯和生人讲话嘛。慢慢慢慢的,他就不让我紧张了,熟了之后,就开始聊聊天。
B:都聊些什么话题?
W:讲历史啊,讲故事啊,就这样。他也不会说爱啊什么。
B:你后来同意嫁给他,主要是因为家里安排,还是确实感受到他的魅力?
W:当然我不讨厌他。他人也不错,长得也很英俊,谈吐很有修养。主要还是我的二伯母,她是文艺界的,比较开放,她很赞成这桩婚事,所以我伯父就没什么意见了。
B:当时征求过你的意见吗?
W:因为后来都很熟了,也没什么征求不征求意见,我也没多想,很自然就接受了。我还想着,结婚以后可以自由一点,离开家,没人管,不用念书了??唉,你想想啊,17岁的小女孩,是不会想得太全面的。
没有婚假的“司令”
B:你们的婚礼为什么那么麻烦定在上海,而不是在“首都”南京?
W:我们的婚礼,那时候算是豪华的,而南京,老蒋在那里,你不能弄得太隆重了。而且抗战刚胜利,南京的物质条件不太好,东西不是很全,就算上海也不是很全。当时我去买婚礼穿的高跟鞋,不是小一号,就是大一号,结果只好买大一号的,穿在那么大的婚纱里,不小心就会别一下。
B:书里说,“党国元老”程潜是你们的媒人?
W:不是的。我只知道,我们家要求张灵甫找个有名气的人来,他就找了个“主席”,我那时候那么小,根本不知道“主席”是谁,而且他也不是来给我做媒,只是当“媒保”。我只告诉书的作者,那个媒保是“主席”。因为程潜当时做过国民党的湖南省主席,所以他们就写了程潜。其实是不是程潜,我也不知道。
B:婚礼那么盛大,来了哪些宾客?
W:我不知道,我根本不认识。我只知道,我们的婚礼请帖都没时间发。因为老总统(指蒋介石)是要随叫随到的,所以只好等到最后一刻才出发去上海。我们是前一天晚上坐火车,早上大概6点到上海的,一到就忙开了。幸亏有一家姓罗的,对上海很熟悉,罗太太就带了我去买花、买首饰、买各种婚礼用品。
B:这些都是婚礼当天办的吗?
W:对,当天办的。我的衣服,包括卸妆以后穿的旗袍什么,好几身衣服,都是当天几个钟头做出来的。
B:婚礼当天你们就回南京了?
W:我忘了几点,肯定是当晚回去的,可能八九点钟的火车吧。因为老总统在那里啊,他一点点事情,一不满意,就要把张灵甫喊去。
B:那天老蒋喊他了吗?
W:没有,但是怕他随时会喊嘛。
B:爱将结婚,老蒋也不准几天假?
W:那时候啊,他给你假,你就有假,他不给你假,你连礼拜六礼拜天都没有。老总统随便哪天,晚上十一二点钟想起来打个电话给他,他都得马上去报到。
一开始就像老夫老妻
B:资料上说,张灵甫身高1.89米,你有1.7米吧,一个威风,一个漂亮,当时走在街上应该很“吸引眼球”吧?
W:他父亲是1.9米,他是1.87米,我们的儿子是1.83米,孙子是1.81米,所以我开玩笑,张家是“每况愈下”。我是1.68米。我们其实很少有机会一起在街上走,出去有车,只有在古董店里面,或者偶尔在玄武湖、中山陵逛的时候,才会两个人一起走走。那时侯不像现在人那么多,我们去的地方人更少,所以没什么人会盯着我们看。
B:张灵甫毕竟是北大出身,虽然没毕业就投笔从戎,但后来在黄埔也得读书,所以他的文化程度在国民党将军里应该算很高的吧。
W:国民党很多将军的文化素质都很高,但他在其中也算是佼佼者了。他小时候读的不是学校,而是私塾,后来在北大读的又是历史系,所以古文造诣很深。读中学的时候,他一有空就带着纸啊笔啊墨啊,去西安的碑林临摹,所以那时候字就写得很好了,学校都给他开书法展。当了师长以后,他又开始专门学习于右任老先生的字,于先生看了之后说:几可乱真。他后来用最粗的一种派克笔写字,也是自成一体,而且是用红墨水写,包括给我写信,都是用红墨水。
B:你们毕竟年龄那么悬殊,婚后是怎么相处的?
W:我们也没有像你们现在这样,什么爱不爱的,一开始就像老夫老妻,但是彼此很关心,很照顾。我们在一起,就是念念书,读的都是古典文学。我也会陪他去古董店。几乎每天早上,我们都去他军部驻扎的中山陵骑马。一般都是他先早起,去军营升旗,然后打电话给我,我就去骑马。那时候我还不会骑,那些马都是接收的日本军马,很高大,有一次副官把我推上去时用力过猛,我又从那边下来了。张灵甫喜欢逗我,那些军马,只要前面有他的马在跑,就不会停,我怎么叫都不停,只好死死抓着缰绳。
B:他也不怕摔到你啊。
W:我不知道。可能他有经验,知道不会摔。齐白石他们的画,我们家有200多幅
B:他经常去古董店,收藏了很多古董吗?
W:是啊,他是明天没饭吃,今天看到好东西也要买下来。只要是他欣赏的东西,他可以拿在手里,左看右看,一研究就是好几个钟头,一边看一边得意。我们在南京的家,每个月,房间里陈设的所有古董、字画都要换过,而且不许别人动手弄,勤务兵连碰都不许碰,全部都是亲手弄干净,放好,再把新的挂出来。
B:他主要收藏些什么?
W:瓷器啊,字画啊。他收藏过一对酒杯,据说是杨贵妃用来喝过酒的,酒倒进去,白色的瓷器上就会映出个美女,喝干了呢,美女就又消失了。有些东西那时候还不太值钱,像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光他们3个人的画,我们家至少有20 0多幅,其中包括一些很大幅的“中堂”。
B:这些画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
W:不是,是从他们手里直接买来的。他对字画很有兴趣嘛,所以他们都认识。我现在还保存着一枚印章,很好的鸡血石,是齐白石专门为他刻的。
孟良崮:生与死的界线
1946年,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全副美械装备,成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内战爆发后,整编74师作为急先锋,从苏北一路推进到山东,王玉龄也带着身孕,多次去前方陪伴张灵甫。她没有想到的是,不出半年,高歌猛进的张灵甫就落入了陈毅、粟裕的包围圈。1947年5月,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整编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兵败身亡。只做了两年恩爱夫妻,他们就天人两隔了。
B:今年也是孟良崮战役60周年,你4月刚登了一次孟良崮。以前去过吗?
W:没有去过,我没到过山东,这回都是第一次去。
B:对你来说,那个小山包,也称得上是“伤心岭”了吧。
W:唉,我是坐车去的,现在有柏油公路,一直开上山。但是有一部分,到那个山洞去的路,要下来走。我一边走,一边想,那时候真是苦。打孟良崮之前,基本上每打完一仗,张灵甫和整编74师就要撤下来修整一个礼拜左右。他休息的时候,我就去了。那次离开的时候,我看见他腿上生了一个疮,后来他就上孟良崮了,又不能坐车,只能自己爬上去的吧。
B:是瘸的那条腿吗?
W:不是,是另一条。很痛,有脓,没熟的时候又不能挤,他只能躺在床上。那时候我也快生了,9个月了,也只能睡在床上。人家来看我们,我们两个人就都躺着。
B:你都快生了,还跑那么远?
W:那时候年轻嘛,根本就不觉得。其他的军官太太们就讲,张太太,你带着这样一个大肚子,跑来跑去好像没事一样,我们一路跑到前方,好像骨头都散架了,都不想再来了。那时候,每打完一仗,我都去。
B:他在不断前进,等于你每次回来,再去的时候又要多走很多路。
W:对对对。就是一次次走。
B:一路上是怎么去的?
W:我们先要坐火车,从南京到徐州,再坐吉普车到前方。当时没有路的,吉普车直接在田里走,颠簸起来,人常常被抛得碰到车顶。
B:那你也不怕影响到胎儿?
W:当时是19岁,不懂啊,人都是懵的。我刚怀孕的时候,都不敢告诉人家,以为自己生病了,就叫军医来给我打葡萄糖针,打得我的孩子生出来是12磅,生的时候足足叫了2 5个钟头!
B:你最后一次见张灵甫是在哪里?已经进山东了吗?
W:我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是刘庄还是陈庄什么,我记不清了。总之是一个庄子里面。我一离开,他就打孟良崮了。
B:张灵甫1947年5月16日战死孟良崮,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W:他的朋友啊卫士啊,都瞒着我。时间长了,隐隐约约的,我就很奇怪。因为张灵甫打仗的时候一般不打电话给我,但是会发电报,拟个稿子,让译电员发过来。有时候战场上电话可能不通,电报一般总是通的。他在外面打仗,几乎每天,不是有电话就是有信啊电报啊回来。所以那阵子我就很奇怪,好像一下子,什么音讯都没有了,好像这个人就丢掉了。问周围人也问不出什么名堂。其他太太们其实都知道了,但是据说产妇在月子里不能受刺激,所以她们安慰我,说打仗的时候,打得太激烈了,没有音讯很正常,从前打日本人时,有时候一两个月都没有消息。他们是能骗一天就骗一天,直到他的随从杨参谋,被俘之后,过了好几个月被放回来,我记不清是8月还是9月了,他把那封信带给我,我才确定。
B:是张灵甫亲笔写的绝笔信?
W:对。杨参谋一回来,就跪在我的面前痛哭,把信交给我。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他真的是死了。但是以后的一年多,我还是会觉得,一个人,怎么会这么说死就死了呢,好像不太可能吧。
B:据说张灵甫出征前曾给你留下一把小手枪?
W:你看看,很多事情都是谣传。你说张灵甫对我那么好,而且他的遗书上,要求我善待老父,养育幼子,他怎么会要我也自杀呢?不可能的嘛。这个不晓得谁编出来的。
周恩来说:我应该把张灵甫争取过来
1973年,王玉龄受周恩来总理之邀回国访问,从此以后她几乎每年都要回来看看,最初是利用她在美国航空公司任职之便,每年1个月的假期全部用在祖国大陆。退休后,她回来的次数和住的时间越来越长,直至最后选择定居上海。闲暇时间,她最喜欢看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帝国》,并且从中选择了唐国强,作为她心目中重拍版《红日》里张灵甫一角的理想扮演者。

④ 详细介绍下涟水战役还有张灵甫个人资料

1946年6月底,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在华东,蒋介石调集45万大军,向我苏皖解放区大举进攻。在苏中方向上,我华中野战军在粟裕司令员、谭震林政委等指挥下,奋起迎击4倍于己之敌的进攻,连续作战,七战七捷,共歼敌五万余人。然而在其他几个方向上,我军却连遭挫折。7月底淮南解放区全部陷落,8月整个淮北区被敌人占领;9月又在极为被动的情况下,痛失苏皖解放区首府两淮(淮阴、准安),国民党军兵临苏北涟水城,涟水战役正式打响。
一战涟水
淮阴失守后,双方争夺的锋芒,转到了苏北的重镇涟水城。涟水城在淮阴东北35公里,为联结山东、华中两大解放区的枢纽。张灵甫率74师占领淮阴后,下一个进攻的目标便是涟水。本来,蒋介石准备调这支“御林军”回南京休整。但是张灵甫坚决不同意。这其中还有一段传说:张灵甫迷恋南京一名“非上将不见”的名妓,时为中将军阶的张灵甫决心凭借战功,在3年内使自己跻身上将之列。此时,张灵甫看到华中野战军主力屯集苏北,认为这是再建大功的好机会,于是向蒋介石发电:“等打完苏北最后一仗再回南京”。
解放军担负涟水防御的主力是成钧第5旅。一个月前的淮阴之战,74师就是在该旅的防线上打开缺口。涟水城下,两支部队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张灵甫仍是巧攻。他先向城外的茭菱镇发起猛攻,吸引守军注意,然后亲率主力直取涟水城。1946年10月22日,74师集中全部炮兵,对涟水城的南门渡口发起撼天动地的炮击,部队乘橡皮舟渡过废黄河。解放军守军一个排舍生力战,全部牺牲,南门渡口失守。74师直扑涟水城,幸而援军及时反击,重新封闭了突破口。但是74师已经在河岸立住了脚跟,并在河面上架起了浮桥,准备第二轮猛攻。
25日,74师与解放军激战一天。下午4时,74师突然投入了一个团的生力军,不待重炮和飞机掩护便发起冲锋。此时,解放军守备部队已伤亡严重,疲惫不堪。74师终于在城南防线中央撕开一个宽大缺口,直扑涟水城。这个时候,王必成的6师赶到了。前卫第18旅冲破敌军飞机、大炮炸出的一堵堵火墙,及时增援城南阵地,74师开始溃退。东门外,6师和敌拼起刺刀,硬是用刺刀在短短一小时内干脆利落地歼灭了74师一个营。张灵甫明白,这回碰上华野主力了,但他还不知道,眼前的对手就是江南赫赫有名的“王老虎”——王必成。
26日大战再起。张灵甫倾注全力,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是王必成与张灵甫的首次正式大战。直到多年以后,6师将士仍对当年这支规模大“御林军”印象深刻:74师官兵均负于其他规模大部队不一样,清一色的美式服装和墨绿色钢盔,显得威风神气;74师装备也强,炮多、机枪多、冲锋枪和卡宾枪多,火力之猛是关内其他国民党军无法相比的;74师部队训练有素,战术动作纯熟,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士兵体力强,冲锋格外凶猛,且骄横异常,自称“天下第一师”。
这一天,74师连续发动8次突袭,却始终无法撼动6师的防线。入夜后,6师发起反击。夜雾迷漫的废黄河边,杀声和刺刀碰嗑声混成一片。仅仅2个小时便全歼废黄河北岸的74师57旅2个营,许多国民党军官兵淹死在冰冷的河水里。在这次战斗中,6师16旅一位名叫茅永年的副班长,只身活捉了74师一个副团长及以下83名俘虏。 28日,华中野战军主力部队全部赶到,粟裕下达了歼灭74师的命令。30日夜,华野全线展开进攻,陶勇的1师和王必成的6师更是势不可当,如猛虎下山般扑向74师。张灵甫见势头不妙,仓皇逃汇淮阴城。
一战涟水,张灵甫不但未能攻占,还付出了7000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张灵甫将失败归咎涟水城内的一座古塔,说由于守军占据着这个制高点,导致74师的冲锋均告失利。他当着不下发誓:下次打涟水,要用一千发炮弹打碎这座古塔!

二战涟水
涟水之战一个月后,74师在国民党军其他部队配合下,再犯涟水。此时,陈毅、粟裕正在北线准备宿北战役,坐镇南线的谭震林决定来个硬碰硬,将王必成6师摆在涟水南面,对决74师。
12月3日,74师和28师在正面排开将近100门重炮,对解放军阵地暴雨般倾泻而下,把整个战场犁地般的翻了一遍。随后,坦克引导着74师步兵向解放军阵地发动猛攻,经过两日激战,6师坚守的第一线村庄先后陷落。
12月5日夜,王必成发动反击。74师的美制M1917重机枪在暗夜中织出严密火网,6师冲锋受挫。反击失利后,王必成迅速总结了经验教训,决心以坚守消耗敌军。他将全师梯次展开,构筑了纵深的野战工事,节节抗击敌军进攻。在9天9夜的血战中,6师官兵英勇顽强,始终将进攻之敌阻击在涟水南面。
然而这一回,无论王必成,还是谭震林,都低估了张灵甫。张灵甫进攻涟水南面仅仅是佯攻,正当6师在涟水城南面苦战之际,张灵甫亲率74师主力绕道从西面直扑涟水。华中野战军的侦听人员截听到74师搜索营从涟水城西面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但是没有引起涟水城内的警觉。
14日拂晓,74师主力在城西突然出现,第一道防线当天就被突破。傍晚,整编74师的兵锋进至废黄河大堤。6师急忙抽调一个旅返城。然而,74师动作异常迅猛,在党也集中重兵向第二道防线强攻,突破多处解放军阵地,涟水形势万分危急。15日上午,奉命支援的6师16旅赶到。74师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压倒优势,王必成亲自赶赴城西前线,6师的敢死队呐喊着,端着卷刃的刺刀,硬是把74师赶了下去。当夜,谭震林紧急命令6师的18旅也回援涟水城。
如果是对其他国民党将领,也许战场形势会就此出现转机。然而战场上的张灵甫像狐狸一样敏锐狡猾,他抓住王必成援军未到的战机,调集城西和城南两大进攻集团,共同集中炮火向解放军城西阵地猛烈轰击?惊天的炮火之后,74师以营、团为单位,连续发起凶猛的集团冲锋,无数暗绿色钢盔汇成狂澜恶浪,很快卷上了大??一片刀光血影。敌军依靠数量的优势,从多处冲决解放军的防线,涌向涟水城垣。
中午时分,74师从涟水西门、南门先后突进城内,与解放军展开了血战。经受过严格巷战训练的74师,以班排为单位,充分发挥美式火焰喷射器和M1“巴祖卡”火箭筒的威力,与解放军进行逐街逐屋的争夺。城内鳞次栉比的房屋,再战防炮和迫击炮的炮火之下纷纷倒塌;纵横交织的街道,被火焰喷射器烧得条条焦黑......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解放军守城部队在当天下午先后撤退。6师主力撤出时,虎将王必成凝视着涟水城内冲天的浓烟烈火,青筋暴露,死盯不动,最后被警卫员和参谋人员强推北去。 第二次涟水之战,我军共毙伤敌军8000余人,但自身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仅6师就有5000多名指战员血洒疆场。在6师的作战史上,如此的伤亡是前所未有的。尤其令王必成痛心的是,有些部队被困在城里未能冲出,绝大部分壮烈牺牲。
此刻的张灵甫报了前仇,春风得意。他率领一群高级军官,来到那座古塔下合影留念。实际上,二战涟水张灵甫虽然胜了,但74师前后伤亡近万人,基层战斗骨干损失惨重。孟良崮战后,被俘的74师旅团长们都认为涟水之战重创了该部,是造成后来覆灭的重要原因:“涟水战后,本师元气亏损,一蹶不振。”
涟水失陷,华野主要领导同志决定将王必成撤职查办。但粟裕了解王必成,认为他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主张改为留职检查。这也许是虎将王必成一生中最难堪的时刻。他对陈毅、粟裕说:“日后打74师,绝对不要忘了我王必成的6师!”粟裕当即将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招到面前说:以后凡我华东部队组织歼灭74师的战役,一定让6师参加,一定让王必成同志参加。并嘱咐将此命令记录存档。(参考资料:网络)
张灵甫简介:
张灵甫(1903—1947),男,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抗日名将。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因杀妻案改名张灵甫,字钟麟。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参加过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曾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抗战八年连年对日血战,参加了主要的对日会战,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两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历次会战,多次负伤不肯下火线,取得了辉煌的抗战业绩,被大家公认为常胜将军。1947年5月16日,阵亡于孟良崮战役,终年44岁。

⑤ 红日里马龙死的一集是哪一集

第八集

曹三炮回去后,假意感谢马龙的不杀之恩,请他大喝一通,再热情邀请他去打猎。马龙不知是计,醉醺醺前往。结果,曹三炮伺机开枪,惊吓了马龙的坐骑,马龙坠入山谷摔死。

张灵甫除去了心腹大患,却装出悲痛的样子,向汤恩伯禀报,说马龙是为了侦察敌情失足坠下悬崖,请司令部按因公牺牲予以表彰。汤恩伯明知马龙死得蹊跷,和李天霞一起气冲冲来找张灵甫问罪,恰好撞见张灵甫为马龙举行厚葬,张灵甫还亲自率蔡仁杰、董耀宗等人祭拜,并宣布给马龙家属五千大洋的抚恤金。面对张灵甫做出的姿态,汤恩伯知道无法拿到证据,强咽下心头之恨,对马龙之死只能不了了之。自此汤恩伯、李天霞和张灵甫结怨更深。

张灵甫小施手腕,除去了汤恩伯、李天霞对他的威胁,心里得意,为了奖赏曹三炮,他果然下令将他提拔为代旅长。曹三炮感恩戴德,越发死心塌地为张灵甫效劳。

粟裕开始精心组织战役,先牵制住张灵甫的人马,然后在运动中让敌军拉开距离,寻找战机。他算准了张灵甫要消灭沈振新的心思,派沈振新去迷惑张灵甫。

石东根与红姑依依惜别,去寻找自己的部队。刚巧,沈振新为牵制张灵甫,连续北撤后,又突然南下,来到了石东根疗伤的山村。王胡子找到了石东根当时牺牲的地方。沈振新很是悲痛,召开石东根追悼会,来纪念这位勇将。不料,石东根也找到了这儿,他看见部队在开他的追悼会,不由完全惊呆。

石东根就在这种特殊的气氛下,与战友们重逢了。沈振新惊喜万分,杨军和王胡子等人更是高兴坏了,与石东根开怀畅饮,喝得大醉。隐藏在村子里的坏人向团长刘胜举报,说石东根霸占了一个哑巴女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影响极其恶劣。刘胜忙向沈振新汇报,沈振新非常吃惊,把石东根找来问话,石东根醉醺醺中一口承认,他是跟一个哑巴结了婚。沈振新气极,说石东根违反军纪,而且造成极坏影响,当即命令枪毙石东根。丁善元竭力劝阻,此事不能鲁莽,要先调查清楚。沈振新这才强压怒火,下令把石东根关押起来,等调查清楚了再枪毙。

深夜,王胡子借站岗之便,偷偷来看石东根,要放他逃走。石东根却勃然大怒,表示王胡子再说一个逃字,他先毙了王胡子。王胡子没想到石东根这么不领情,羞愧地退下。

黎青不相信石东根会干出这种事,来求沈振新手下留情。沈振新因为经过了整肃军纪的行动,对违反纪律的事心有余悸,但他心里已经冷静下来,便与黎青一块去看石东根。

不料,沈振新和黎青到了关押石东根的地方,却见王胡子站在门外痛哭,说石东根不肯逃走,还打了他一记耳光。沈振新吃了一惊,问石东根现在在干吗?王胡子说石东根根本就没事人一样,在酣然大睡。沈振新和黎青上前一听,果然,房间里面鼾声如雷。沈振新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

⑥ 红日的大结局是怎么样

张灵甫想出来的方案,果然非同凡响,就是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一西一东双拳出击,拿下延安和华东。这个方案具有政治和军事的双重价值,而且避免了以前全面进攻分散兵力,容易陷入被动的缺陷,确是一着战略上的高招。就在张灵甫准备向蒋介石报告时,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上门来了。

张灵甫没想到蒋介石和宋美龄是来祝贺他母亲生日的,因为他忙于研究作战方案,把母亲的生日也忘了,更让他意外和感动的是,蒋介石送的礼物,竟然是他和宋美龄的合影,并且由蒋介石亲笔题字:张老伯母惠存。这就把张灵甫当作兄弟辈的人物,对张灵甫是莫大的荣耀。

张灵甫简直感激涕零,但他对蒋介石的回报,同样让蒋介石喜出望外。蒋介石听了张灵甫的重点进攻方案,兴奋得忘乎所以,跟张灵甫一样,脱了皮鞋,赤脚站到铺在地上的大地图上,指指点点起来,似乎已经胜券在握,延安和山东立马就可拿下。

就在这时,驻守在鲁南的张灵甫部队却发生了一件事,一艘运棺材的船翻了,棺材漂到张灵甫的防区,而这口棺材里装的却是顾祝同岳母。精明能干的董耀宗发现棺材里可能有名堂,不肯把棺材还给顾祝同的家人,而是作出了一个奇特的决定,让副参谋长李运良偷偷押着棺材去南京,交给张灵甫处理。

黎青出任沙河区区委书记,积极开展支前工作,很快就取得了成果。她带领运粮队把征集到的粮食运送到沈振新的部队,还为部队输送了一大批新战士。夫妻俩久别重逢,都激动万分。两人骑着战马在原野狂奔,尽情地抒发内心的喜悦,那种恣意狂欢的激情,浪漫到了极点。

应黎青的要求,沈振新的部队与黎青带来的民兵和支前队员开展了联合军事演习,却不料,演习中出了意外,黎青骑的“美人”意外受了惊吓,剧烈的跳腾导致黎青突然腹痛,并且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沈振新亲眼从望远镜里看见这一幕,倒在地上的黎青已昏迷过去,鲜血染红了她的裤管。

原来,黎青是怀孕了,她自己不知道,沈振新更不知道。现在的受伤,极有可能导致流产,同时也危及黎青的生命。医生在抢救黎青,沈振新站在手术室外面等待,这个冲锋陷阵、杀敌无数的铁打的汉子,这时候面对最心爱的妻子的病情和孩子的可能失去,竟然害怕得发抖。石东根亲眼目睹了这不可思议的场景,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打着哆嗦的男人就是军长,由此,石东根真切感受到了沈振新丰富的内心,他也忍不住泪流满面了。

⑦ “张灵甫的第二任妻子是他亲手开枪打死的”怎么回事

寄给一代名将张灵甫将军:
在荒芜的石山上,看着那如血的残阳,石刻的大字告诉人们,这是消灭了国军王牌的地方。可我寻寻觅觅,似乎有什么被遗忘。凄凉的风中,依稀有个声音在呼唤:
——忘了吗,那支抗击日寇的英雄之师;
——忘了吗,那位精忠报国的骁勇悍将!
不,我没有忘,也不敢忘,我忘不了那支抗击日寇的英雄之师,忘不了那位王牌悍将!记得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了自己人生中最为风光的一页。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〇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
1937年12月5日,张灵甫率305团在淳化镇附近构建新阵地,狙击日军掩护王耀武51师退入南京,双方展开肉搏战,张灵甫的左臂中弹负伤不下火线,团长负伤不退裹伤犹战,榜样在前,官兵们无不感奋力拼,在张灵甫的带头冲杀下,305团终于在夜战中拼死夺回了河定桥阵地,以团长负伤、连长伤亡五人、排长以下伤亡六百余人的代价,把日军堵在南京东南郊的大门之外!此后张灵甫转战上坊镇和华严寺,将近五天的奔波激战,全团十二名连长五人伤亡,官兵折损已近千人。张灵甫因伤势严重,渡江后不久暂别部队回到西安养伤。
1938年4月,51师在黄陂接受军委会校阅,获得军委会校阅官的优良考评,张灵甫305团的成绩在阅后评定中,名列全师第一。
1938年5月28日张灵甫率305团参加兰封会战之三义寨攻坚战,伤亡百余人。
1938年万家岭大战,已是51师153旅少将旅长的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灵甫拍案而起,道:“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们也可仿此战例,大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于是,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效法邓艾轻装出发,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移为平地。张灵甫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亲临死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张古山的攻取封死了日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该师团最终全军覆没。这也是八年抗战中唯一一次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例。
得知德安大捷之后,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刊登《中央日报》,并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德安战役之后,张灵甫荣获四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一次战斗中,右腿被日军机枪的两颗子弹扫中,受了重伤。军医检查后说:“腿要锯掉!”张灵甫对随从副官说:“如果我昏迷了,你要阻止医生锯腿!”说完,他给了副官一把手枪,厉声说:“谁锯我的腿,你就枪毙谁!”结果右腿一直未治愈。由于腿伤迟迟不愈,蒋介石派飞机将他送往香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他诊治。手术后不久,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有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伤未愈提前归队,灵甫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
1940年冬,张灵甫出任74军58师副师长。
1941年3月15日,张灵甫代理58师师长(58师师长廖龄奇当时去湖南岳麓山参加军官训练团学习,不在任上)指挥58师参加上高会战,作为上高会战的首功部队74军的核心部队58师与余程万的57师一起与日军血战11日,在其他部队到达后,率58师首先反击,重创日军34师团,33师团,74军伤亡万余人。
1941年9月26日,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调集南京大屠杀的元凶第六师团,精锐的第三师团,以及第40师团围攻74军,在永安58师孤军作战,与日军精锐的第三师团主力和第六师团一部混战,第3师团在作战期间损失严重,仅步兵第18联队就死了八个中队长,花谷旅团伤亡人数据日方的报告达八百余人,11军军长阿南惟畿在永安之战后认为该师团损失甚大,以致不忍使该师团再向株洲追击一事来看,日方战史所报的该师团实际损失人数很可能大为缩水。58师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参战官兵为官兵约一万一千九百人,伤亡超过百分之四十,其中阵亡将近百分之十。
1941年10月24日张灵甫接任58师师长。
1942年6月,张灵甫率58师在衢州外围与日军血战3日,击毙敌86联队第3大队队长长岛田仁次郎,74军伤亡4000余人。
1943年6月6日,74军58师与51师携手打击日军独立混成第17旅和第3师团,两师协同夹击敌独立混成第17旅团,使得该旅团成为日军在这次会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支部队,其独立步兵第87大队大队长浅沼吉太郎和第88大队大队长小野寺实也在这两天的战斗中殒命。6月13日,张灵甫率58师主力收复公安。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日军精锐南京大屠杀元凶13师团主力5个联队猛攻慈利,慈利地区正面主阵只有张灵甫58师孤军作战,日军另一精锐师团第三师团全部和13师团剩余部队一起与74军另一师51师,100军激战在慈利附近地区,74军、100军顶住日军两个精锐甲种常设师团5昼夜的进攻,其中13师团慈利战后伤亡近一半,张灵甫转守为攻,向13师团残部发起猛攻,率58师收复黄石,九溪。58师略事整顿,于12月8日复向停留在漆家河畔的第13师团发起进攻,与51师一起夹击漆家河东北之敌,第13师团的最后防线终于被突破,敌师团长赤鹿理也在督战时负了伤。至此,张灵甫作为主力与51师携手歼灭日军南京大屠杀元凶13师团大部~~~~~~~~~
可是,如今的他却被世人耻笑,今天,人们走在那片石山上,他们只知道,这里埋葬了一位骄傲的王牌师长。残阳下,一行刺眼的大字,映射出无限的凄凉。
生前心已碎,身后任人谤。
可笑我们庆祝抗日的胜利,却贬斥着那位痛击日寇的悍将;
可怜他誓死捍卫过的土地,竟容不下一座祭奠英灵的庙堂。
一副衣冠冢,徒惹人心伤。
热血换来的胜利,谁不愿和平永享;可溶入骨髓的三民主义,他不能背弃这份信仰。于是,抗日的英勇之师,重整钢枪;于是那瘸腿的将军,再披戎装。
只是这一次,没有了驰骋疆场的豪情满怀,没有了阵前杀敌的淋漓酣畅,只有无可奈何一声叹息,只有手足相残的黯然神伤。
最后,到了那片荒山上。回天虽无力,将军不肯降。
舍了生命,殉了信仰,一纸遗书,写尽了铁血柔肠:
——对不住,老父与爱妻;
——放不下,党国和校长……
后来的事,他是否知晓——
党国亡了,江山换了模样;
校长走了,带着那残存的梦想;
父亲已经死去,在文 革中被逼身亡;
爱妻一生守寡,为他把孤儿抚养……
记住吧,这位痛击日寇的悍将,记住吧这位骄傲的王牌师长!
可怜他英明一世,可怜他铁血柔肠!!!!!!!!!
来到那荒芜的石山,我想把他的故事,讲给每一个人,可是,泪水淹没了我的声音。狂风中,似乎又听到那个声音在呼喊:
——记住吧,那支抗击日寇的英雄之师;
——记住吧,那位精忠报国的骁勇悍将!

⑧ 红日 读后感400字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相比,既有装备和数量的优势又有美国的支持,且国民党军队指挥官的学历普遍高于解放军,为什么却遭到了如此迅速和彻底的失败? 先看看张灵甫失败的原因。我认为国民党将军张灵甫及其号称天下无敌七十四师的灭亡主要是四个原因:首先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这是必然的原因;第二,其军事上的冒进,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很重视的、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歼灭的重要目标,这是导火线;第三,国民党内部腐败,军队里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实力,打自己的小算盘,无法做到统一的调度和指挥,这是关键原因;第四,张灵甫及七十四师平时仗蒋介石御林军“王牌中的王牌”骄横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军领导,致使其关键时期被人落井下石,这是重要原因。因为以上四点主要原因和种种其他因素导致了张灵甫这位国民党军中颇有能力的干将和王牌军七十四师的全军覆没。张灵甫和七十四师不但是被解放军围困在孟良崮的孤军,更像是被国民政府的腐败包围的孤军,正是这种绝望使张灵甫走到了穷途末路,不得不一死报答蒋介石的器重之恩,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把他归为悲剧英雄的行列了。 再说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遭到迅速和彻底的失败,以上因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再者老蒋的部队没有政工干部,这一点他需要向毛泽东学习,打仗是打仗,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得抓上去。国民党官兵的“效忠党国”只是口号,他们内心没有驱动力。临上战场了,或许以大洋,或许以高官,这些对于可能生命不保的人意义可谓不大。我认为国民党部队灭亡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因其不得人心。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选择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只会被人民所淹没。国军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铁军、王牌军也不少,装备、数量更是占优,可就是没打过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呢?主客观原因想找能找出一大堆来,但关键还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别说是机械化部队,全套的美式装备,就是美国人亲自来也不行,看看朝鲜战争就知道了。剧中表现的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国民党人的官僚作风,对现在也有积极意义。国共战争,国民党有兵,有武器,有大将,但仍失掉政权。就象以前台湾一样,国民党高高在上什么都有,但打不过草根的民进党。当年国民党的失败,一是败在国民党的腐败,再是败在没有民众基础。他们打的是没有国民支持的仗。而共产党人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他们内心有希望,他们希望翻身做主人,没有任何愿望比这更有意义,于是可以舍生,可以取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言实不谬也。 总之,《红日》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