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我國石油儲備建設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我國石油儲備建設

發布時間: 2021-03-14 18:15:27

1. 如何完善國家石油儲備體系

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是中國石油儲備管理體系中的執行層,宗旨是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提供石油儲備保障,職責是行使出資人權利,負責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和管理,承擔戰略石油儲備收儲、輪換和動用任務,監測國內外石油市場供求變化。
經國務院批准,我國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於2007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
該中心的成立增強了中國石油儲備管理力量,理順了中國石油儲備管理層級關系,拉開了我國石油儲備向專業化、正規化發展的帷幕,將對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的石油儲備管理體系,加快戰略石油儲備建設,規范石油儲備運作,保證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據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人士介紹,新成立的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就設置在能源局之下。與能源局之下的行政機構———石油儲備辦不同的是,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屬於事業單位。記者了解到,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將作為我國石油儲備管理體系中的執行層,行使出資人權利,負責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和管理,承擔戰略石油儲備收儲、輪換和動用任務,同時監測國內外石油市場的供求變化。
根據初步規劃,我國建立的是30天的石油儲備數量,但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專家夏義善告訴記者,國外普遍建立的是3至6個月的石油儲備數量。

2. 建立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制度的必要性是什麼

所謂戰略石油儲備,是應對短期石油供應沖擊(大規模減少或中斷)的有效途徑之一。它本身服務於國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斷供給為目的,同時具有平抑國內油價異常波動的功能。
戰略石油儲備是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眾多發達國家都把石油儲備作為一項重要戰略加以部署實施。目前存在戰略儲備與平準庫存兩種石油儲備,戰略石油儲備是在戰爭或自然災難時以保障國家石油的不間斷供給為目的。而以平抑油價波動為目的的石油儲備是平準庫存。戰略儲備體系應該考慮市場化的因素,但戰略儲備體系本身是服務於國家能源安全的,幾乎不盈利。
戰略儲備的主要經濟作用是通過向市場釋放儲備油來減輕市場心理壓力,從而降低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可能,達到減輕石油供應對整體經濟沖擊的程度。對石油進口國而言,戰略儲備是對付石油供應短缺而設置的頭道防線,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於彌補損失的進口量,而在於抑制油價的上漲。此外,戰略石油儲備還有以下作用:一、可以給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特別是能源消費方式爭取時間。二、可以起到一種威懾作用,使人為的供應沖擊不至於發生或頻繁發生。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交替實行「減產保價」和「增產抑價」的政策時,戰略儲備能夠使進口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不會受到人為石油供應沖擊的影響。▲

3. 為什麼我國石油儲備建設在東部地區

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建設與中國整個石油安全戰略密切相關。中央不會只考慮在東部建基地,這不符合石油安全的戰略全局。鑒於一期四大基地都建在沿海,二期建設國家已經考慮向內陸地區的戰略轉移,縱深發展。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布局在沿海,考慮其經濟功能多一些,是為了保證我國能源供應的充足,確保經濟發展之需。而布局在中西部地區則可能更多是出於戰略戰術層面的考慮,以備應對突發的能源安全問題,比如戰爭。相比東部,中西部地區安全度高一些。」
一期四個基地石油進出都比較方便,且處於東部地區,離消費地近,能和需求對應起來。但是,這僅是我們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建設的第一步。隨著我國石油儲備經驗的提升,布局、選址不見得一定在沿海地區,可能會越來越多元化。

4. 我國為什麼要進行石油儲備

一項關於中國未來能源供需的預測,爆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到2020年,中國石油消費量缺口將達兩億多噸!面對目前國際油價不斷攀升,面對國內石油需求不斷增加,中國必須探索一條解決自身石油供應問題的最現實可行的途徑:戰略石油儲備。那麼,中國如何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體系?美日德等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體制有哪些可供參考?

早在1994年,也就是中國成為石油產品凈進口國的第二年,便有從事石油產業以及宏觀經濟研究的專家指出中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必要性。十多年的實踐證明,戰略石油儲備依然是困擾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決短期石油供應沖擊的方法

由於沒有被國際石油市場所認知的戰略石油儲備,中國為保障正常經濟和社會運行,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變成了國際石油交易商炒作的本錢。這種炒作的結果是,中國為滿足日常所需石油的進口價格提高,採用進口石油作為儲備油的成本也水漲船高。像鋼材、糧食等經濟和生活必需品一樣,國際上越來越多地把中國的石油進口量說成是一種全球范圍的威脅;同時在價格層面通過增加中國進口的成本而得益。2004年1至6月,我國進口原油6102萬噸,同比增長39.3%,但進口金額增長了57.4%。這些基本統計數字告訴我們,中國石油進口過程中對國際石油市場付出了什麼代價。

由於沒有使國內市場產生足夠信心的戰略石油儲備,在國家進出口政策管理部門於2004年初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放開石油進口經營權後,我國國內也不乏炒作中國石油進口依賴的商家。這種炒作的結果是,依賴現有技術水平而滿足消費量成了「能源安全」的核心內容。進口量的增長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問題:為什麼石油消費速度遠遠高出經濟增長速度?有沒有節油的消費方式,從而降低我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戰略石油儲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戰略儲備只是應對短期石油供應沖擊(大規模減少或中斷)的有效途徑之一。解決短期石油供應沖擊的其它方法包括:抑制需求,能源轉換和突擊提高產量。在這些方法中,戰略儲備的主要經濟作用是通過向市場釋放儲備油來減輕市場心理壓力,從而降低石油價格繼續不斷上漲的可能,達到減輕石油供應沖擊對整體經濟沖擊的程度。

戰略石油儲備的作用

對石油進口國而言,戰略儲備是對付石油供應短缺而設置的頭道防線,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於彌補損失掉的進口量,而在於節制油價的上漲。戰略石油儲備還能夠起到以下作用:一、有了儲備便可以給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特別是能源消費方式爭取時間。二、儲備可以起到一種威懾作用,使人為的供應沖擊不至於發生或頻繁發生。在石油生產出口國集團歐佩克交替實行「減產保價」和「增產抑價」的政策時,戰略儲備能夠使進口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不至於受到以政治或經濟動機為出發點的人為石油供應沖擊的影響。

由於國際經濟體系中不同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相互依賴性,一個國家戰略儲備的受益人包括了所有石油消費國。從這個角度看,戰略儲備也是擴大在能源和其它經濟領域從事多國合作的方法之一。國際能源機構之所以建議其成員國建立起維持各自消費90天的戰略儲備量,就是期望通過一個多國儲備網路,共同維護國際石油消費國在國際油價波動中的利益。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主要石油消費國也相應採取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美國繼續力求在國際石油事務中起主導作用,加大對歐佩克產油國的壓力,同時啟用戰略石油儲備,加快能源多元化,減少對歐佩克的依賴。歐盟各國政府在高油價沖擊下加強了聯合行動。日本超前制定了能源安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三位一體的長期能源發展戰略,因而在油價高漲期間受到的損失較小。

5. 我國的石油儲備能維持幾天

美、日、德、法的石油儲備量分別相當於本國158天、169天、117天和96天的石油消費。

我國的石油儲備工作從1993年就已經開始醞釀,到去年中央正式批准開始石油戰略儲備,各種前期工作一共花了10年的時間。
而在這個過程中,各個版本的說法曾經多次被媒體公開。有消息說,政府將投入一百億保證7-15天的石油戰略儲備,也有說法是,動用500億元的國家財政建立30-45天的石油儲備。
雖然說法不一,但所有媒體都注意到了一個事實:國家對於石油戰略儲備的建設絕對不會是短期的目標,而是長期規劃。這從各個版本的傳言中都引用了「三個五年計劃」的說法可以得到佐證。
本報從可靠部門獲得的最新消息是,僅在石油戰略儲備一項,國家總投資將超過1000億元,其中包括油庫等硬體設施以及儲備油投入,准備用15年時間分三個「五年計劃」完成。其中一期工程在去年已經開始建設。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要在頭二年中先要把一期工程建成。
而據上述可靠消息源頭證實,國內戰略儲備的一期工程中的四個基地分別是青島的黃島、大連的新港、寧波的鎮海、舟山的嶴山。
與此同時,針對二期工程的選址工作也已經開始。有消息說,由發改委牽頭的多個調研團隊已經奔赴各地開始進行初步考察工作,5月中旬將會提交一份詳細的「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而在更遠的三期工程中,內陸腹地的石油戰略儲備油庫亦在規劃中。整個工程完成以後,中國石油戰略儲備基本上要跟國際接軌——將相當於90天的凈進口量。
就目前情況而言,已經開始進行的工作尚未涉及大批量原油采購工作,而僅是油庫建設工程,等到2005年,建立相當於30天石油凈進口量(約1500萬至2000萬噸)的儲備規模後,初期投入將達60億-100億元人民幣。

6. 為什麼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大部分都建在沿海地帶

石油對於每一個國家都是十分重要的資源,畢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石油,並且在軍事上的作用更大。而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大部分建在沿海地帶,一是因為運輸方便,二就是為了真正出現軍事作戰的情況做准備。

當然除此之外,還是因為沿海地區是重要戰略防護區,一旦開始戰爭,沿海地區首當其沖收到影響,只有沿海地區被攻破,內陸地區才會受到波及,所以,將石油資源儲備站建立在沿海地區,雖然表面看起來有些危險,但是如果真正開始交戰,一切軍事武器就位後,石油資源的供給最為方便。所以,我國的石油儲備資源站建立在沿海也是考慮到我國國家安全這一方面的。

7. 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的建設計劃

2003 年起,中國開始籌建石油儲備基地。初步規劃用15年時間分三期完成油庫等硬體設施建設。儲量大致是:第一期為1000萬噸至1200萬噸,約等於我國30 天的凈石油進口量;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別為2800萬噸。國內石油戰略儲備真正拉開帷幕應該從2006年10月首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鎮海基地建成交付使用開始。鎮海基地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建設規模520萬立方米,共52台儲油罐。除鎮海外,列入國家一期規劃的還有舟山、黃島、大連項目,儲存容量分別為500萬立方米、320萬立方米和300萬立方米。
第二階段為2008年~2010年,將儲備能力提高至30000萬桶,相當於我國40天的凈石油進口量。第三階段將把儲備能力提高至50000萬桶。我國還准備建設一座大型地下石油儲備設施,儲備能力將達到4400萬桶。
遠期規劃目標是形成相當於90天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力,即國際能源署(IEA)規定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力的「達標線」。到2015年能夠滿足90天的凈石油進口量時,我國石油儲備能力需要提高至62500萬桶。

8. 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一般儲藏在什麼地方用什麼儲存一般存多少

早在「十五」發展規劃中,有關部門就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國家石油儲備體系

9.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都有哪些

中國共規劃4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

鎮海儲油基地的建設進度最快,已完成一期工程。據介紹,鎮海石油儲備基地一期工程擁有16個儲油罐,將可以實現全部開始儲油。

中石化承擔的另一個石油儲備基地———青島黃島石油儲備基地也在2007年完成一期工程,實現儲油。

另外兩個舟山岱山、大連新港石油儲備基地也在建設中

10. 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如何

以前,我國一直未建立石油戰略儲備體系,石油儲備主要依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三大國有石油公司的商業儲備,綜合儲備天數僅為20天左右。為防範石油供給的風險,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早在1993年,我國就在醞釀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體系。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直至2003年,國家才正式啟動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第一期項目。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戰略石油儲備也已成為國家能源安全體系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今,我國每年石油產量約兩億噸,進口則達到兩億五千萬噸,石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0%,此外,由於近年來中國汽車銷量的不斷增加及其他剛性需求的較快增長,使得我國今後石油的對外依存度還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目前我國石油儲備(量)為30天。主要包括原油儲備和成品油儲備,原油和成品油儲備比例大致為3∶1。2008年底我國已經建成了第一期四個石油儲備基地。2009年隨著新疆獨山子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的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國石油儲備二期建設項目全面展開。在國家石油儲備二期建設項目完成後,還將開展第三期項目的建設,最終達到發達國家90天儲備量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