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黃金儲備 » 中美國際儲備構成不同的原因
擴展閱讀
類似於金條 2021-03-31 20:26:33
何蘭黃金市廠 2021-03-31 20:26:32
蒲幣對人民幣匯率 2021-03-31 20:26:27

中美國際儲備構成不同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1-03-31 03:18:40

A. 國際儲備體系的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特里芬難題」的出現
「特里芬難題」的出現及其補救措施的失敗,是促使國際儲備體系多元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前所述,保證美元的中心儲備地位須有三個條件,但自60年代開始,這些條件均不同程度地喪失或被破壞。
1、美國自60年代開始,持有的黃金儲備逐年降低,從戰後初期的245億美元降至1967年的121億美元,再降至1971年美元第一次貶值時的 102億美元。美國的黃金儲備已遠遠不能滿足其他國家官方美元儲備向美國兌換黃金的需要;
2、由於只存在單元的中心儲備貨幣,因此,隨著各國持有的美元儲備的增長,對美元的需求壓力也會增大,美國國際收支必然逆差。美國從50年代開始,國際收支就連年出現逆差,至1970年,其逆差累計高達492億美元。從1971年開始,曾連續80年之久的貿易順差也轉變為逆差,從而加劇了美元外流。 1977年和1978年美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兩年都在140億美元以上。
3、黃金大量外流,國際收支連年逆差,導致了美元信用下降進而導致人們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其他硬貨幣,最後導致美元危機爆發。
在這里出現了這樣一個兩難其全的矛盾現象:一方面,儲備貨幣發行國即美國要滿足世界各國對儲備貨幣的需求,其國際收支就會發生逆差,而國際收支逆差又會降低該儲備貨幣的信譽,導致儲備貨幣危機;另一方面,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要維持儲備貨幣信譽,則必須保持國際收支順差,而國際收支順差又會斷絕儲備貨幣的供給,導致他國國際儲備的短缺,最後影響國際清償力。由於最初揭開這個矛盾現象的是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因此稱為「特里芬難題」。為解開這個難題,國際貨幣基金還於1969年10月創設了特別提款權,試圖以此作為國際儲備資產的補充,減輕不斷增長的國際儲備需求對美元的壓力,緩和美元危機,並最終取代黃金和美元而成為中心儲備貨幣。但由於特別提款權的「紙黃金」性質以及其他局限性,這一措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難題」,美元危機仍不斷產生。據統計,從1960年10月爆發了戰後第一次美元危機,至1973年2月美元戰後第二次貶值為止,先後共發生了l0次美元危機。美元危機又反過來削弱了美元的信用,且進一步加劇人們對美元儲備的心理預期,只要外匯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拋售美元,去尋找新的國際儲備來源。
二、日元、馬克等貨幣地位的上升
隨著戰後日本、西歐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相應地,這些國家的貨幣也被人們不同程度地看好而成為硬通貨。當美元信用逐漸削弱而使美元危機迭生時,這些硬貨幣也就成了人們作為中心儲備貨幣的最佳選擇。因此,許多國家在預期到美元貶值時,就紛紛將美元儲備兌換成日元、馬克、瑞士法郎等硬貨幣,甚至還搶購黃金,從而使國際儲備資產分散化和多元化。1979年11月,美國對伊朗資產的凍結,又加速了儲備貨幣多元化的進程。石油輸出國為避免儲備美元的風險,將大量的石油美元從美國調往日本和歐洲,並兌換成日元、馬克和其他硬貨幣。這樣儲備貨幣中美元的比重就不斷下降,而其他硬貨幣的比重則不斷增加。據統計,至 1979年底,美元在諸多儲備貨幣中所佔的比重從1973年的84.6%降為1979年的65.1%,而其他貨幣所佔比重則由1973年的15.4%上升為34.9%。到70年代末期,國際儲備構成已包括美元、英鎊、法國法郎、瑞士法郎、荷蘭盾、日元和歐洲貨幣單位以及黃金等,一個新的、系統的、以多元化為特徵的國際儲備體系建立起來了。
三、西方主要國家國際儲備意識的變化
一個儲備體系的建立,除必須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這個主觀條件,主要是指各國對國際儲備的意識。多元化國際儲備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這一意識的變化推動的,表現在:
(1)美國願意降低美元的支配地位。戰後美國一直堅持維護美元在儲備體系中的壟斷地位,這樣,美國可藉助於儲備貨幣的發行國這個優勢,用直接對外支付美元的方式彌補其國際收支逆差,還可以用美元大量發放貸款或進行投資,獲取高額利息,甚至控制其他國家的經濟。但70年代以來,因美元危機對內外經濟造成巨大的壓力,迫使美國改變意識,表示願意降低美元的支配地位,同各國分享儲備中心貨幣的利益。
(2)前聯邦德國、日本等硬貨幣國家願意把本國貨幣作為中心儲備貨幣。
這些國家最初是不願本國貨幣成為中心儲備貨幣的。因為一旦成為中心儲備貨幣,就成為儲備貨幣發行國,它雖然可獲得一定的好處,但必須對外完全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對資本輸出入也不加任何限制,這樣就會影響國內的貨幣政策乃至經濟發展。同時任何一國貨幣作為儲備貨幣都會遇到「特里芬難題」,即隨著儲備貨幣發行量的增長,其信用保證必然下降,進而影響貨幣匯率。但自1979年遭到第二次石油危機沖擊後,這些國家改變了態度,放鬆了對資金的管制,鼓勵外資內流以及外國中央銀行持有本國貨幣的增加,加速了這些貨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進程。
四、保持國際儲備貨幣的價值
從1973年開始,浮動匯率製成了國際匯率制度的主體,隨之而來的是匯率劇烈波動,且波幅很大。為了防止外匯風險,保持儲備貨幣的價值,各國就有意識地把儲備貨幣分散化,以此分散風險,減少損失。這種主觀保值行為也推動了國際儲備體系走向多元化。

B. 美聯儲和中國人民銀行在決定國際儲備規模和國際儲備構成時應該考慮的因素有何

應該考慮很多方面,不過專家學者都會考慮的

C. 簡述國際儲備的構成與國際儲備的作用

國際儲備主要由四種形式的資產構成:
1、外匯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內的以國際貨幣表示的流動資產,主要採取容國外銀行存款和外國政府債券等形式。
2、黃金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貨幣性黃金。在國際金本位制度下,黃金儲備是國際儲備的典型形式。
3、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於1969年創設的一種賬面資產,並按一定比例分配給會員國, 用於會員國政府之間的國際結算,並允許會員國用它換取可兌換貨幣進行國際支付。
國際儲備的作用
1.國適度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對本國經濟的沖擊。
2.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
3.充當本國對外借債的基本保證。
4.影響貨幣發行量。

D. 影響一國國際儲備的因素。

1.進口規模:由於國際儲備最基本的作用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因而進口規模越大、佔用的外匯資金越多,發生逆差的可能性極數額也往往越大,就需要保持較多的國際儲備。另外,進口規模也是影響一國儲備下限——「經常儲備量」的決定因素。

2.貿易差額的波動幅度:儲備水平與貿易差額的波動幅度正相關。

3.外債的規模與期限結構:外債規模越大,短期需償還的外債越多,還本付息的壓力就越大,就越需要持有較多的國際儲備。

4.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持有的國際儲備越多,意味著放棄利用實際資源就越多,利潤損失就越大。該機會成本=一國邊際投資收益率-國際儲備資產利率-因儲備而減少的實際資源的投入經乘數效應引起的總利潤

5.外部沖擊的種類、規模和頻率。

6.一國對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的選擇:如果一國採用浮動匯率制而非定製匯率制、目標匯率區制等,就可適當減少持有的儲備量。

(4)中美國際儲備構成不同的原因擴展閱讀

管理手段

國際儲備總量管理手段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儲備不足時,通常採取以下國際收支調節措施:

1.通過出口退稅、出口擔保、外匯留成和復匯率制等手段鼓勵出口。

2.以各種貿易和非貿易壁壘限制進口。

3.以外匯管理和延期支付等辦法限制資本外流。

4.貨幣對外貶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儲備

E.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哪些請簡要說明.一般來說,哪一種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外匯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F.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哪些哪一種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國際儲備的構成有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內頭寸容。外匯儲備占的比重最高

G. 中國巨額外匯儲備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當前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的形成是由一系列主客觀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國際的原因,也有國內自身的原因。
(一)國內原因
1、長期以來政府的政策導向。
中國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外匯儲備不斷增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從根本上說是過去25年來的出口導向政策和外資優惠以及市場機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國際收支問題上,中國政府長期確定的方針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余;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年裡,我國的外匯儲備僅為1.57億美元,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時間里,外匯短缺在我國幾乎都成為一種常態。所以長期以來比較看重外匯儲備的功能,認為我國外儲備越多越好,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輕易動用。在外匯政策上表現為實行強制性結售匯制。同時由於我國自改革開放長期以來實行出口導向、外資導向和外匯政策「寬進嚴出」取向的結果,資金流人較為容易,而流出則需層層審批,導致經常項目大量順差和FDI流人的不斷增加。具體政策如下:
(1)1979-1987年,國家對外貿企業經營統負盈虧,以財政補貼支持外貿發展。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效率低下,為了配合引進外資政策,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出口導向型貿易戰略。 為鼓勵和支持企業出口,政府對外貿企業實施了出口卒 貼政策。
(2)1988-1993年,補貼政策與外貿承包經營責任制並舉,推動對外貿易發展。國務院從1988年起全面推行對外貿易承包經營責任制。當時尚未建立外貿的自負盈虧機制,實施承包制的同時仍然保留中央財政對外貿的補貼。
(3)1994至今,國家改革外匯管理體制,運用經濟、法律等手段推動對外貿易發展。尤其是人世後,國家對外貿的支持逐漸由直接與間接的財政補貼,轉向與國際規則接軌,逐漸以關稅、稅收、利率等手段來調節與推動對外貿易發展。
此外,放開外貿經營權,擴大對外貿易主體;對外商投資實行許多包括稅收減免,免稅進口以及其他優惠在內的優惠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4)實施出口退稅政策,支持外貿發展。我國從1985年4月開始實施出口退稅政策。不過從2007年7月份開始,該政策逐漸減弱。繼7月1日出口退稅新政實施後,商務部及海關總署於8月23日聯手推行《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公告44號,共計2247個海關商品編碼被列入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同時要求對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實行銀行保證金台賬「實轉」管理。
2、經濟快速發展與結構調整滯後之間的矛盾。
2007年10月19日,吳曉靈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匯率政策研討會上發表演講稱,中國對外貿易的高順差是中國內部經濟不平衡的反映,是由高儲蓄、高投資、低消費的結構性問題造成的。在過去20多年裡,在高儲蓄率和高投資率支持下,中國經濟的平均年增長速度超過了9%。與此同時,經濟結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由於歷史和體制的原因,結構調整步伐經常處於落後狀態。特別是在近些年裡,國內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滿足,工業發展達到新的水平之後,商品、資金和勞動力市場都出現了過剩。生產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無法滿足多種類、多層次的需要,導致有效總需求不足,並進一步造成就業困難和需求增長乏力等問題。
同時我們還存在著技術創新能力差、產品附加價值少、地區差距大、城市化水平低等問題。這些都影響到內需的擴大和內部平衡的實現。經過多次利率調整而我國的居民儲蓄仍然很高。一國儲蓄多,而有效投資和消費相對較少,其結果只能是過剩儲蓄轉移到境外,必然進一步擴大國際收支順差,從而使外匯儲備持續增加。據統計,我國投資率由2001年36.5% 增長到2006年42.7% ,同期,消費率則由61.4%下降至50%。據世界銀行{2006世界發展指標》,2004年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消費率為62% ,投資率為21%。其中,低收入國家平均消費率為69% ,投資率為23% ;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消費率為58% ,投資率為26% ;高收入國家平均消費率為63%,投資率為20%。可見,我國投資率比全球平均高20多個百分點,消費率則低10多個百分點,而且,消費率還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我國消費、投資和凈出口等三大需求對GDP的貢獻率分別從2001年的50% 、50.1%和一0.1%變為2006年的38.9%、40.7% 和20.4% ,可以看出,投資和凈出口已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兩大主要因素。
此外,貿易品部門的生產能力和增長速度,以及對外開放程度明顯快於非貿易品部門,成為出口增長和貿易順差、外匯儲備持續擴大的基礎。非貿易品部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正是國內消費需求增長較快的領域,但相對於貿易品部門而言,我國非貿易品部門生產效率提高較慢,開放程度較低,不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增長的需要,也就成為抑制國內消費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3、國內匯率制度缺乏充分彈性。
從1994年1月1日起,國務院決定進一步改革我國的外匯管理體制,人民幣匯率並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阻礙了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進程,人民幣匯率遭遇了強烈的貶值壓力,為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人民幣匯率制度安排被迫偏離了「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設計初衷,逐漸變相成為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2005年7月21日我國再次進行匯率制度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但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外匯管制較嚴,根據IMF的匯率制度分類,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匯率制度仍是缺乏彈性的(如表1)。
而國際收支出現雙順差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非彈性匯率制的存在,因為在浮動匯率制下,政府不幹預外匯市場,經常收支順差(逆差)必然等於金融、資本收支逆差(順差),外匯儲備原則上不發生變化。但在非彈性匯率制下,為維護某一基本不變的匯率水平,政府必須買人超過需求的外匯供給,否則外匯匯率要下跌,本幣匯率要上升,其結果貿易順差和資本流人就轉化為外匯儲備。當前中國面臨熱錢的涌人,必須加強對熱錢的監督,穩定市場預期,實現有序調整。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認為,當前中國面臨的熱錢涌人,「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國際資本對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根本的原因則在於中國貿易結構的不平衡和匯率機制的相對不靈活。」於是,在不靈活的匯率機制下,「預期升值一本幣升值一進一步預期升值一本幣繼續升值」會形成一個惡性本幣升值周期。因此,要改變或者說有序化熱錢的流動,最關鍵的措施就是增加匯率機制的靈活性,加快匯率改革步伐,實施合理的外匯管理制度。
(二)國際原因
1、經濟全球化以及全球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
經濟全球化以及全球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是中國國際收支持續順差、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的重要原因。20世紀90年代,工業發達國家開始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紛紛將紡織制衣、塑料玩具以及電子裝配等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轉移到我國等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正好已形成了基本的開放態勢,因而自然而然地融人了這場世界性的產業轉移。近年來,世界經濟不景氣、全球高科技泡沫破滅,進一步加快了全球范圍內的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與此同時,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加之國內人力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和法律環境日趨完善,中國逐漸成為國際製造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資企業躍升為中國外貿發展的主力軍,從1981年到1999年的18年中,我國出口的年均增長速度為12.9% ,但是一般貿易出口的年均增長率僅為7.7% ,均低於GDP年均增長率,而加工貿易出口的年均增長率高達29.5% ,加工貿易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從4.8% 分別上升到56.9% ,加工貿易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方式。2005年中國的總出口是7620億美元,加工貿易佔了55%左右。2006年中國貿易順差總額是1775億美元,其中加工貿易順差將近1900億美元。
大量貿易順差使外匯儲備逐年增加,以至目前處於高額狀態。李揚先生說:從總體上看,中國貿易順差很大,但是,從結構上看,中國只是對兩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和歐盟)順差,而對其他國家都是逆差。中美貿易順差不是匯率問題,而是經濟結構問題。因為中國是後發國家,而且正在進行劇烈的經濟結構調整,所以很快成為全球製造中心。
2、人民幣升值預期因素。
近些年來,美元持續大幅貶值,給釘住美元或貨幣籃子中美元比重過高的很多亞洲貨幣以巨大的升值壓力,尤其是人民幣,施壓其升值會對亞洲貨幣升值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近些年來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還在不斷擴大,從表面上看1994年到2003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名義匯率升值了5%左右,如果考慮到不同國家之間的物價走勢,人民幣對美元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20%左右。尤其是自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開始實行以市場為調節機制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正不斷釋放著它的彈性。兩年中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已超過了10%(如圖1)。
有鑒於此,巨額國際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市場,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人民幣投機狂潮。人民幣升值預期與外匯儲備的聯系表現為:一方面,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導致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形成又助長了外匯儲備的增加。因為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有很強的預期,所以很多的熱錢流入了資本市場,造成了現在的股市泡沫。同時由於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投資都是向內流動,而境內的投資者本該對自己的資產組合進行多元化投資,可以把資本流向日本、美國、歐洲等地,但是人民幣升值導致了國內股市的回報預期的提高,加上投資境外的限制,國內股市成了主要的投資目標,這也就加劇了國內資產泡沫的形成。l8 多年來,我國結售匯順差遠大於貿易順差,轉移收入明顯增多。
3、不合理的國際金融體系。
現今的國際金融體系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逐漸形成的,其不合理性主要表現在脆弱的國際貨幣制度、狹隘的國際金融霸權和國際金融資本無序流動等三個方面。脆弱的國際貨幣制度和狹隘的金融霸權是國際金融體系無序性的主要表現,也是當代國際金融體系持續動盪的根源。
在當今國際貨幣體系下,由於沒有真正的最後貸款人,一國發生金融危機,事實上無人可以救助,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更是如此。因此,發展中國家為防範金融風險,不得不積累大量的外匯儲備。到2007年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已超過1.4萬億美元。如果說這種格局可能會造成某種資源不合理配置問題的話,那麼其根源正是現行的國際金融體系,是目前不合理的世界經濟格局。
主要是出口大於進口,而中央銀行又要維持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人民幣被國內市場低估形成;國際資本為此潛入中國,等候人民幣升值,造成中國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入超,中央銀行被動持有巨額外匯。

H. 美聯儲和中國人民銀行在決定國際儲備規模和國際儲備構成時應該考慮的因素有何何不同

出發點不同。
中央行主要考慮貨幣穩定和經濟穩定發展。美聯儲主要考慮如何製造貨幣波動,最終把世界性的貨幣美元洗成美國的美元。